[發明專利]一種全絕緣光單元復合相線光纜的光纖引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87572.1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09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乃寬;許影;姜哲;高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鴻宇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6 | 分類號: | G02B6/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06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絕緣 單元 復合 光纜 光纖 裝置 | ||
1.一種全絕緣光單元復合相線光纜的光纖引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線夾單元(A),包括第一夾板(100)、與所述第一夾板(100)鉸接的第二夾板(200),所述第一夾板(100)包括第一凹槽(101)以及位于第一凹槽(101)兩側的第一鉸接端(102)和第一引下端(103),所述第二夾板(200)包括第二凹槽(201)以及位于第二凹槽(201)兩側的第二鉸接端(202)和第二引下端(203),所述第一鉸接端(102)與第二鉸接端(202)鉸接;
所述第一引下端(103)與第二引下端(203)的結構完全對稱,所述第一凹槽(101)與第一夾板(100)邊緣之間設置有導向槽(104);
所述導向槽(104)區分為依次連接的第一過度槽(104a)、第二過度槽(104b)以及第三過度槽(104c);
所述第一過度槽(104a)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一凹槽(101)的軸線相切,所述第二過度槽(104b)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過度槽(104a)相切連接,所述第二過度槽(104b)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相切連接;
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為四分之一圓弧槽,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的末端垂直于第一夾板(100)的邊緣;
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內設置有導向管(105),所述導向管(105)走向為四分之一圓形;
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較大半徑的一側設置有沿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走向的限位槽(104d),所述第三過度槽(104c)半徑較小的一側設置有扇形槽(104e),所述導向管(105)一端設置有位于限位槽(104d)的限位塊(105a)和向圓心處延伸的扇形塊(105b),所述扇形塊(105b)置于扇形槽(104e)內;
所述扇形槽(104e)的圓心處設置有轉動孔(104f),所述扇形塊(105b)的圓心處連接有轉軸(105c),所述轉軸(105c)設置在轉動孔(104f)內;
所述扇形塊(105b)上設置有定位孔(105d),所述扇形槽(104e)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以轉動孔(104f)為中心的調節孔(104g),所述調節孔(104g)安裝有定位銷(400),所述定位銷(400)穿過定位孔(105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絕緣光單元復合相線光纜的光纖引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與第二凹槽(201)結合形成一個圓柱形通槽,光纜(B)穿過所述第一凹槽(101)與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一鉸接端(102)設置有沿所述光纜(B)走向的第一鉸接孔(102a),所述第二鉸接端(202)設置有第二鉸接孔(202a),所述第一鉸接孔(102a)與所述第二鉸接孔(202a)通過銷軸(30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絕緣光單元復合相線光纜的光纖引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下端(103)上分布有若干個通孔(103a),第一夾板(100)與第二夾板(200)通過連接螺栓(500)連接,所述連接螺栓(500)穿過所述通孔(103a);
所述連接螺栓(500)包括限位帽(501)、與所述限位帽(501)連接的連接筒(502),所述連接筒(502)末端連接有封蓋(503),所述連接筒(502)沿軸向開設有長槽(502a),所述連接筒(502)內設置有第一擋板(504)、卡塊(505)、以及第二擋板(506),所述第一擋板(504)與所述封蓋(503)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507),所述第一擋板(504)上設置有第一導向條(504a),所述第一導向條(504a)上設置有第一限位槽(504b),所述第二擋板(506)上設置有第二導向條(506a),所述第二導向條(506a)上設置有貫穿的第二限位槽(506b),所述卡塊(505)對稱設置有兩個且位于所述長槽(502a)內,所述卡塊(505)兩面設置有卡槽(505a),第一導向條(504a)與第二導向條(506a)分別嵌入兩個所述卡槽(505a)內,所述卡塊(505)與所述第一導向條(504a)接觸的一面設置有第一限位凸臺(505b),所述第一限位凸臺(505b)嵌入第一限位槽(504b)內,卡塊(505)與第二導向條(506a)接觸的一面設置有第二限位凸臺(505c),所述第二限位凸臺(505c)穿過第二限位槽(506b),兩個所述卡塊(505)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508);
所述卡塊(505)能夠伸出長槽(502a)一端為楔形,其中卡塊(505)的一面與限位帽(501)端面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鴻宇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經河北鴻宇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75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