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流動的電場協同介質聚結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87519.1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5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盧浩;楊強;潘志程;武世漢;劉懿謙;李裕東;毛榮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8 | 分類號: | G01N33/28;G01N15/02;G01N21/3577;C02F1/48;C02F1/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繆利明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流動 電場 協同 介質 聚結 效果 評測 系統 | ||
1.一種電場協同介質聚結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評測系統包括乳狀液產生單元、連續流動單元、電-介協同破乳單元、乳狀液分析單元,其中:
所述乳狀液產生單元包括用于配置乳狀液的乳液配制罐、放置于所述乳液配制罐中的超聲振子和與所述超聲振子連接的超聲波發生器,所述超聲波發生器用于控制所述超聲振子利用超聲實現O/W乳狀液的乳化;所述乳狀液產生單元還包括與所述乳液配制罐連接的高溫蒸汽發生器,用于利用高溫蒸汽實現W/O乳狀液的乳化;
所述連續流動單元包括連接管路,所述連接管路的一端插入所述乳液配制罐的底端,另一端連接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單元,所述連接管路中設有用于提供動力的蠕動泵;
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單元包括電-介協同破乳器,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的外壁設有進液口、出水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液口與所述連接管路連接,所述出水口和出油口中,作為連續相的出口連接一出液管路,作為分散相的出口將分散相排至分散相儲罐;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單元還包括與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連接的電源,用于提供電場電力,所述電源連接一示波器,用于顯示不同電壓信號的波形;
所述乳狀液分析單元用于分析所述連接管路和出液管路上的乳狀液的性能,包括用于分析乳狀液穩定性的穩定性分析儀、用于分析O/W乳狀液中油滴粒徑分布的馬爾文激光粒度儀、用于分析O/W乳狀液中含油濃度的紅外測油儀、用于分析W/O乳狀液中水滴粒徑分布的動態光散射儀、用于分析W/O乳狀液中含水濃度的卡爾費休水分儀和用于分析乳狀液的微觀圖像,得到液滴粒徑分布的高清顯微鏡和計算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包括電-介協同破乳模塊和用于促進破乳后的油相和水相分離的強化沉降模塊;所述電-介協同破乳模塊包括用于提供遷移分散相液滴的電場的電極組件和用于固定所述電極組件的格柵,所述電極組件內部均勻填充有由介質顆粒組成的聚結介質,用于捕獲分散相液滴并使液滴聚結長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組件包括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中心的一根第一棒狀電極和圍繞所述第一棒狀電極,沿圓周均布的若干根第二棒狀電極,且所述第二棒狀電極通過導線連通;所述第一棒狀電極和第二棒狀電極以豎直方式放置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內部;所述第一棒狀電極和第二棒狀電極中,任意一組棒狀電極與所述電源的正極連接,作為所述電極組件的陽極,另一組棒狀電極與所述電源的負極連接,作為所述電極組件的陰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介破乳器為圓筒狀,內徑為40-50mm;所述第一棒狀電極的直徑為2-5mm、長度為30-50cm;所述第二棒狀電極的直徑為2-3mm、長度為30-50cm,第二棒狀電極的數量為6-18根。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柵包括上下兩片材質為不導電的高分子材料的格柵,所述格柵的中心和外圈分別設有開孔,所述第一棒狀電極和第二棒狀電極的兩端分別穿入所述開孔,從而由所述上下兩片格柵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評測系統的評測對象為O/W乳狀液,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的進液口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外壁的底端,所述強化沉降模塊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模塊的上方,出水口和出油口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外壁的頂端,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破乳效果評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評測系統的評測對象為W/O乳狀液,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的進液口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外壁的頂端,所述強化沉降模塊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模塊的下方,出水口和出油口位于所述電-介協同破乳器外壁的底端,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75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超軟土樣的試驗裝置及其實施方法
- 下一篇:疲勞度調查分析研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