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擦式單向阻尼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86096.1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0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眾戴斯汽車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129 | 分類號: | F16F15/129;E05F5/08;E05F15/6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擦 單向 阻尼 | ||
本發明涉及汽車尾門電動撐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擦式單向阻尼器,包含輸出軸、殼體、凸輪、輸入軸和阻尼模塊;輸出軸上設置第一傳動凸起結構,凸輪中央設置向匹配的第一傳動通孔,互相帶動旋轉。輸入軸上的E字型凸起結構嵌入凸輪兩側的兩個U型凹槽結構中。在E字型凸起結構和U型凹槽結構之間的空隙中,布置多個摩擦柱。在摩擦柱之間,設置用于分隔摩擦柱的隔離材料。摩擦柱在反向驅動時帶動阻尼模塊提供阻力,而正向驅動時不帶動阻尼模塊,不提供阻力,從而在正向驅動過程中節約電機能量的同時,保證了反向驅動中提供滿足電動撐桿需要的阻力,并且可以選用更小功率的電機,從而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尾門電動撐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擦式單向阻尼器。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技術朝著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目前大部分的汽車尾門也有原來的手動開關門升級成了電動開關門系統,極大的改善了客戶的用車體驗。那么目前市場上的電動尾門系統還是由電動撐桿來驅動,電動撐桿主要有電機、減速箱、阻尼器、絲桿、彈簧等部件組成,電機動力通過減速箱和阻尼器然后驅動絲桿旋轉,絲桿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從而驅動門的開啟和關閉。目前客戶一般要求汽車尾門在運動過程中的任何位置都要能停止并能穩定的保持在該位置,那么為了能使汽車尾門在開關門的過程中的任意位置都能下來并穩定地保持在該位置就需要撐桿本身有一定的系統阻力,所以大家往往會在撐桿的內部增加一個阻尼器來增加系統的阻力以便汽車尾門更好的懸停。
電動撐桿工作中驅動力的傳輸有兩個方向:第一種正向傳輸:電機→減速箱→阻尼器→絲桿→尾門,(此過程驅動力從阻尼器的輸入軸傳入,輸出軸傳出),對阻尼器來說叫做“正向驅動”;
第二種反向傳輸:尾門→絲桿→阻尼器→減速箱→電機,(此過程驅動力從阻尼器的輸出軸傳入,輸入軸傳出),對阻尼器來說叫做“反向驅動”;
為了使尾門能更好的懸停,我們其實只需要在阻尼器“反向驅動”過程中增加系統的阻力,“正向驅動”過程中不需要提供阻力。
目前市面上的阻尼器都為雙向阻尼器,也就是在“正向驅動”和“反向驅動”的過程中阻尼器都提供阻力作用,這樣就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阻尼器在“正向驅動”的過程中也會提供阻力,這樣電機就會消耗掉很大一部分電機功率用來克服阻尼器的摩擦做功,產生大量的能量浪費,而且為了滿足系統的動力要求我們會選用更大功率的電機,這樣就增加了產品的成本,降低了市場競爭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擦式單向阻尼器,用來克服雙向阻尼器能量浪費嚴重和產品成本過高,缺乏競爭力的特點。本發明的摩擦式單向阻尼器,只在反向驅動過程中提供阻力,而在正向驅動過程中不產生阻力。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摩擦式單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輸出軸、殼體、凸輪、輸入軸和阻尼模塊;
所述輸出軸上設置的第一傳動凸起結構,與所述凸輪中間設置的第一傳動通孔相互配合連接;當所述輸出軸旋轉時,所述第一傳動凸起結構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通孔帶動所述凸輪旋轉;當所述凸輪旋轉時,所述第一傳動通孔通過所述第一傳動凸起結構帶動所述輸出軸旋轉;
所述輸入軸上設置的E字型凸起結構,與所述凸輪兩側的兩個U型凹槽結構相互配合,嵌入到所述凸輪的所述U型凹槽結構中;所述U型凹槽結構的頂端形成的圓弧面的圓心,不與所述凸輪的旋轉中心重合;當所述輸入軸旋轉時,所述E字型凸起結構通過所述U型凹槽結構帶動所述凸輪旋轉;當所述凸輪旋轉時,所述U型凹槽結構通過所述E字型凸起結構帶動所述輸入軸旋轉;在所述E字型凸起結構和所述U型凹槽結構之間的空隙中,布置多個摩擦柱;在所述摩擦柱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分隔所述摩擦柱的隔離材料;
所述輸出軸、所述凸輪和所述輸出軸通過墊片和螺釘依次連接后,套裝在所述殼體內;在所述殼體和所述凸輪之間,設置有用以增加所述輸出軸、所述凸輪和所述輸出軸旋轉阻力的所述阻尼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眾戴斯汽車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奧眾戴斯汽車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60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關節置換配準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跨終端多文件傳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