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83159.8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8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華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拓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54 | 分類號: | A01N43/54;A01N43/56;A01N25/04;A01P3/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嘧菌酯水 懸浮 制劑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包括如下質量份數比物質組成:吡唑萘菌胺12.86%、嘧菌酯18.35%、ZX?R5561.5%~5%、ZX?R5201.5%~3%、增稠劑0.1%~0.16%、硅酸鎂鋁0.5%~0.8%、防凍劑4%、消泡劑0.3%,水補足。該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及其制備工藝,通過高分子羧酸鹽類分散劑,它對懸浮體系中的離子,pH值以及溫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穩定性高,磨出水懸樣品品相完美,不易出現沉降和絮凝,提高了固體顆粒的含量,顯著降低分散體系粘度,降低了原料成本,減少設備磨損,原材料選擇范圍廣,可選擇不同種類的共聚單體,分子結構與性能的可設計性強,易形成系列化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吡唑萘菌胺是最新代的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亦稱為為吡唑酰胺類殺菌劑,兼具預防和治療作用,主要防治谷物葉面病害,可防治白粉病和眼斑病等,也具有增產作用,吡萘·嘧菌酯懸浮劑是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類殺菌劑產品,該產品對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抗性品系病菌、尤其對可導致瓜類白粉病的殼針孢屬真菌具有良好防效,琥珀酸脫酶抑制劑類殺菌劑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單邊上揚的走勢。
市面上吡萘·嘧菌酯的水懸浮劑分散較差,穩定性差,懸浮率低,同時市面上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熱儲14天析水大于40%,冷藏前粘度1200mPa.s,冷藏后粘度2100mPa.s,熱儲穩定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及其制備工藝,解決市面上現有吡萘·嘧菌酯的水懸浮劑分散較差、穩定性差、懸浮率低的問題,同時解決市面上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熱儲14天析水大于40%、冷藏前粘度1200mPa.s、冷藏后粘度2100mPa.s等對應熱儲穩定性差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比物質:吡唑萘菌胺12.86%、嘧菌酯18.35%、ZX-R5561.5%~5%、ZX-R5201.5%~3%、增稠劑0.1%~0.16%、硅酸鎂鋁0.5%~0.8%、防凍劑4%、消泡劑0.3%,水補足。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ZX-F556為高分子羧酸鹽類分散劑。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ZX-F520為磺酸鹽類潤濕分散劑。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增稠劑為硅酸鎂鋁,黃原膠的一種或兩種。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表面活性劑為聚羧酸鹽高分子協同分散劑KY-555。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防凍劑為乙二醇。
一種吡萘·嘧菌酯水懸浮劑制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對應質量份數比的物料如下依次投入砂磨機:
吡唑萘菌胺12.86%、嘧菌酯18.35%、ZX-R5561.5%~5%、ZX-R5201.5%~3%、增稠劑0.1%~0.16%、硅酸鎂鋁0.5%~0.8%,加入反應釜,攪拌均勻,再加入反應釜,防凍劑4%、消泡劑0.3%,水補足,再次攪拌均勻;
2)、按照配比混合投入砂磨機,處理砂磨機2.5個小時至均勻混合,物料的懸浮粒徑在3~6μm左右,過濾即成。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砂磨機出料溫度為30℃。保障物料制劑性能穩定性。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過濾工序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
本發明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拓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拓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31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