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鹽堿地進行稻、菜輪作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83062.7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31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祥;劉林;張國棟;王君;王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A01G22/22;A01B79/0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三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肖太升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鹽堿地 進行 輪作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鹽堿地進行稻、菜輪作的種植方法,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該輪作種植方法在稻田收割后對土壤進行深耕施肥,為花椰菜生長提供適宜環境,并通過后期的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實現在鹽堿地上的稻、菜輪作種植,提高了鹽堿地的利用效率,同時,本發明的輪作種植方法,還能夠使土壤中pH和含鹽量均降低,進一步改善了鹽堿地土壤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鹽堿地進行稻、菜輪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輪作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措施,不僅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分和防治病、蟲、草害,還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土壤肥力,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稻、菜輪作是將水稻生產和蔬菜生產作為一體,實現一地多收的目標,這樣可將土地的利用效率進行提升,緩解菜稻相互爭地的矛盾。
鹽堿地土壤含有較高的可溶性鹽,其土壤呈堿性,pH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少,肥力低,干燥時易板結,因此,為稻、菜輪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鹽堿地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發明內容
本法明提供一種基于鹽堿地進行稻、菜輪作的種植方法,實現稻、菜在鹽堿地的輪作種植,提高農作物產量。
本法明技術方案如下:
在水稻收獲后的閑置土地上進行花椰菜的種植;步驟如下:
(1)稻田收割后滅茬,土地深耕后施基肥,每畝地施腐熟的農家肥3000-5000kg,復合肥50-75kg,尿素10-15kg,深耕后做畦,畦中間開定植溝,畦寬1.3-1.5m,高30-40cm,定植溝深10-15cm;
(2)將提前培育好的花椰菜苗移植在定植溝內,株距40-50cm,然后澆水定根;
(3)進行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當土壤水分低于30%時,開啟滴灌,當水分含量高于65%時停止;在滴灌的同時配合肥料施用;
(4)在花菜的邊緣尚未開裂時及時采收。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滴灌時肥料的施用方法是:
定植后進行第一次追肥;施過磷酸鈣和鉀鎂肥,每畝過磷酸鈣20-30kg、鉀鎂肥15-20kg;
花蕾直徑生長到3-5cm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施硫酸銨,每畝15-20kg;
花蕾直徑生長到6-8cm時進行第三次追肥;施腐熟的農家肥,每畝400-500kg;
花蕾直徑生長到10-12cm時進行第四次追肥;施復合肥,每畝20-30kg。復合肥使用山東聯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型號:聯盟-復合肥料15-15-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病蟲害防治的具體方法是:
黑腐病:采用50%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噴霧防治;
黑斑病:采用69%安克錳鋅800倍液噴霧防治;
霜霉病:采用75%百菌清500倍液噴霧防治;
蚜蟲:采用1%殺蟲素3000倍液噴霧防治;(殺蟲素為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吡蟲啉)
小菜蛾、菜青蟲、夜蛾:采用5%抑太保2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花椰菜的種植是種植兩季,第一季是在水稻收獲后開始種植,第二季是在水稻種植前采收。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水稻種植采用《鹽堿地水稻種植技術規程》Q/QDYC002-2018的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30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