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通道高增益串并聯LLC諧振變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74407.2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20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薛飛;馬鑫;徐恒山;張爽;田蓓;李宏強;張迪;王超;周雷;楊慧彪;顧雨嘉;張漢花;吳玫蓉;梁劍;任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 64103 | 代理人: | 曹廣濤 |
| 地址: | 750002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通道 增益 串并聯 llc 諧振 變流器 | ||
1.一種雙通道高增益串并聯LLC諧振變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LC諧振變流器包括全控型開關器件Q1、全控型開關器件Q2、諧振電容Cr1、諧振電容Cr2、諧振電感Lr1、諧振電感Lr2、隔離變壓器T1、隔離變壓器T2、整流二極管D1、整流二極管D2、整流二極管D3、整流二極管D4、電容濾波器Co、輸出濾波電感Lo和負載電阻R,所述諧振電感Lr1、所述諧振電容Cr1以及所述變壓器T1組成第一諧振通道S1,所述諧振電感Lr2、所述諧振電容Cr2以及所述變壓器T2組成第二諧振通道S2;
所述Q1與所述Q2串聯,所述Q1連接于電壓源Ui的正極,所述Q2連接于所述Ui的負極,所述T1的原邊繞組其中一端串聯所述Cr1后連接到所述Ui的正極,所述T1的原邊繞組另一端串聯所述Lr1后連接到所述Q1與所述Q2之間的節點b,所述T2的原邊繞組其中一端串聯所述Lr2后連接到所述節點b,所述T2的原邊繞組另一端串聯所述Cr2后連接到所述Ui的負極,
所述T1包括2個副邊繞組,所述T1的其中一個副邊繞組連接所述D1的陽極,所述T1的另一個副邊繞組連接所述D2的陽極,所述Lo的一引腳連接輸出電壓Uo的正極,所述Lo的另一引腳連接所述D1的陰極以及所述D2的陰極,
所述T2包括2個副邊繞組,所述T2的其中一個副邊繞組連接所述D3的陽極,所述T2的另一個副邊繞組連接所述D4的陽極,所述D3的陰極和所述D4的陰極均連接于所述T1的中心抽頭繞組,所述T2的中心抽頭繞組連接于所述Uo的負極,所述Co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Uo的兩極,所述R與所述Co并聯;
所述LLC諧振變流器還包括所述T1的勵磁電感Lm1、所述T2的勵磁電感Lm2,所述Lm1連接在所述T1的2個原邊繞組之間,所述Lm2連接在所述T2的2個原邊繞組之間,Lm1=Lm2=Lm;所述Lr1的電感值與所述Lr2的電感值相同,所述Lr1與所述Lr2同名端相反,Lr1=Lr2=Lr;所述Cr1的電容值與所述Cr2的電容值相同,Cr1=Cr2=Cr;所述T1的原副邊匝數與所述T2的原副邊匝數相同,所述T1的變比NT1與所述T2的變比NT2相同,所述NT1=NT2=NT=n:1:1;
所述雙通道高增益串并聯LLC諧振變流器的電壓增益曲線G(S)表示為:
其中,G(s)通道1為所述第一諧振通道的電壓增益,所述G(s)通道2為所述第二諧振通道的電壓增益,s表示s域算子,Po為輸出功率,Lm為勵磁電感,Lr為諧振電感,Cr為諧振電容,Uo為所述輸出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三峽大學,未經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7440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話機塑料外殼切割的碎屑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兒童眼部追視功能訓練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