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于沖調的綜合果蔬營養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72192.0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6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超;張明;吳茂玉;孟曉峰;王崇隊;楊立風;張博華;范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23L7/17 | 分類號: | A23L7/17;A23L19/00;A23L19/10;A23L25/00;A23L31/00;A23P30/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張宏松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易于 綜合 營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易于沖調的綜合果蔬營養粉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先將原料瞬時彈射蒸汽爆破預處理與真空微波熱風聯合干燥,得到粉料,漿料通過擠壓膨化結合滾筒薄層干燥,物料微觀結構進行破壁爆破處理,更有利于水分的快速滲入,生物活性組分和香味可以更高效溶出,原料細胞破壁,水溶性成分含量增加,難容或微溶成分減少,口感變好,吸收利用率提高3倍以上。得到的營養粉不僅營養全面,更重要的是分散性好,溶解性好,穩定性好,用溫開水沖飲,溶解時間不超過10s。同時無需添加麥芽糊精,且得到的綜合營養粉貯藏過程中不宜吸濕和結塊,沖調性能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易于沖調的綜合果蔬營養粉的制備方法,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飲食也有過去的“溫飽型”、“享受型” 向現代“健康型”轉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部分人群仍過度依賴食品的“色、香、味、形”, 追求感官享受,導致了營養過剩或不足。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壤、水質、空氣等外 界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愈來愈大,助長了慢性非傳染疾 病的發生和發展,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等,在給中老年人的 健康和青少年人不正常的發育帶來了許多新的煩惱的同時,也給我國功能食品科研機構及食 品生產企業提出了許多急需解決的課題。
針對慢性非傳染疾病的預防,國際衛生組織提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國際糧農組織提出合理膳食為“一葷-一素-一菇”;我國食品專家提出食品消費應從單一滿足“色、香、味、形”的感官需求轉向既滿足“色、香、味、形”的感官需求。 大力發展天然、綠色、環保、安全有效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開發適合不同人 群的營養強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的保健食品。調整產業結構, 改變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產品同質化等狀況。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很多,古人認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科學研究表明,人體需要碳、氫、氧、磷、硫、鈣、鉀、鎂、鈉、氯、鐵、銅、鋅、鉻、鈷、 錳、鎳、錫、硅、硒、鉬、碘、氟、釩等24種以上元素,其中前10種為常量元素,其它為 微量元素。尤其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不同程 度地引起人體生理異常或發生疾病。目前,與膳食相關的慢性非傳染疾病患病率上升的原因 之一就是缺乏微量元素。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而不同的食物通過科學搭配、組 合、互補,可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只有通過攝入豐富多樣的食 物,才能達到營養平衡,實現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夢想。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食物營養補充劑很多,其中大多是用于普通人日常營養補充,如五谷 粉是其中的一類,它是有幾種甚至數十種五谷雜糧、藥膳食材,通過清洗、挑選、烘培,摻 混、粉碎加工而成,還有一部分是針對特定人群的營養強化,如兒童、孕產婦、中老年等。 針對慢性非傳染疾病(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營養產品也已經出 現,如美國的康寶萊、嘉康麗、日本的Sunny Health等。但該類產品普遍的局限是配方具有 局限性,并且不太適合中國人的肥胖發生機制。
中國專利文獻CN201210275069公開了一種五谷飲品及其制備方法,其中五谷飲品由下 列組分組成:大麥仁5-10、紅豆10、綠豆10、黑米5、黑豆5、白砂糖5-10、結冷膠0.1-0.3、 黃原膠0.1-0.3、羧甲基纖維素鈉0.1-0.3、山梨酸鉀0.03、飲用水加至100。該飲品主要以大 麥仁、紅豆、綠豆、黑米和黑豆作為主要原料,主要用于日常營養補充,但對于人體需要 24種以上的元素來講,成分較單一,無法預防慢性非傳染疾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未經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721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