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71700.3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5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郭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亮 |
| 主分類號: | A47L15/22 | 分類號: | A47L15/22;A47L15/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5099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桿 增壓 洗碗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包括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包括管狀形艙體,所述艙體頭部設有螺桿電機,螺桿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桿,螺桿上螺紋套設有螺母套,螺母套上固定套設有第一活塞,所述螺母套與第一活塞為一體,第一活塞的前側設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之間設為空氣艙,第二活塞前端設有活塞柱,所述第二活塞與活塞柱是一體的。本發明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通過高壓的方式快速實現對待清洗碗進行沖洗噴淋,同時配合轉動中的第一噴水轉桿和第二噴水轉桿,能夠全面對待清洗碗的內外側進行清洗,提高清洗的效率,省時省力,滿足使用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洗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
背景技術
洗碗機是自動清洗碗、筷、盤、碟、刀、叉等餐具的設備,現有市面上的洗碗機一般采用低壓沖洗,對于粘鍋的米粒、放置已久的粘鍋物等頑固污漬無法實現迅速清理,需要用熱水浸泡之后才可以進行沖洗,這嚴重影響了洗碗的效率,且費時費力,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包括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包括管狀形艙體,所述艙體頭部設有螺桿電機,螺桿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桿,螺桿上螺紋套設有螺母套,螺母套上固定套設有第一活塞,所述螺母套與第一活塞為一體,第一活塞的前側設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之間設為空氣艙,第二活塞前端設有活塞柱,所述第二活塞與活塞柱是一體的,所述活塞柱的缸徑比第二活塞小,活塞柱的前側設為水艙,所述水艙內設有進水口和位于進水口下方的高壓管;進水口內設有第一單向閥,高壓管內設有第二單向閥,所述高壓管內設有第二單向閥,高壓管的一端連接有第一轉盤和連接管,第一轉盤底部連通并固定有第一噴水轉桿,第一噴水轉桿的底部均開設有多個傾斜出水孔,連接管的頂部連通并固定有第二轉盤,第二轉盤的頂部安裝有第二噴水轉桿,第二噴水轉桿與第二轉盤相連通,第二噴水轉桿的頂部開設有多個傾斜出水孔,第二噴水轉桿的頂部設為弧形結構,連接管的頂部活動接觸有定位碗形罩,第二轉盤和第二噴水轉桿均位于定位碗形罩內。
優選地,所述管狀形艙體內固定套設有圓形封堵板,圓形封堵板的前側開設有第一圓形孔和位于第一圓形孔下方的第二圓形孔,第一圓形孔的內壁與進水口的外側固定連接,第二圓形孔的內壁與高壓管的外側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活塞上安裝有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優選地,所述第一單向閥的底部設為出口。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水艙、管狀形艙體、空氣艙、螺桿、第一活塞、進水口、高壓管、第一單向閥、第二活塞、活塞柱、螺桿電機、定位碗形罩、連接管、第一轉盤、螺母套、第一噴水轉桿、第二噴水轉桿、第二轉盤與第二單向閥相配合,正向啟動螺桿電機通過螺桿推動第一活塞對空氣艙的空氣進行壓縮,使其壓力增高,空氣艙的壓力推動第二活塞帶動活塞柱壓縮水艙內的水,使空氣壓力轉換成對水的壓力,使水艙區域內的水壓瞬間增大,當水被壓縮時,壓力增大,第一單向閥會自動關閉,壓縮后的高壓水從高壓管輸出,當推動的力回撤時高壓管的第二單向閥關閉,進水口的第一單向閥打開,注入新水,形成循環,當高壓水從傾斜出水孔噴出時會帶動第一噴水轉桿呈360°轉動噴射清洗,當高壓水從傾斜出水孔噴出時會帶動第二噴水轉桿呈360°轉動噴射清洗,達到能夠快速將待清洗碗沖洗干凈的目的。
本發明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通過高壓的方式快速實現對待清洗碗進行沖洗噴淋,同時配合轉動中的第一噴水轉桿和第二噴水轉桿,能夠全面對待清洗碗的內外側進行清洗,提高清洗的效率,省時省力,滿足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推桿增壓洗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定位定位碗形罩未安裝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亮,未經郭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717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