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9427.0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86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裴春紅;張亞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禹州市國粹鈞窯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00 | 分類號: | B28B11/00;B44C1/17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現艷 |
| 地址: | 46167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瓷器 生產 貼花 設備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一種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包括底座、傳送裝置、貼花裝置和夾持裝置,底座上設有工作臺,夾持裝置設置在底座的上方;貼花裝置包括貼花盒和升降機構,貼花盒與升降機構的輸出端相連接;貼花盒內設有第一轉動軸、第二轉動軸和擠壓頭,擠壓頭的底端設有橡膠墊,貼花盒底端設有供擠壓頭通過的通孔。本發明工作方法簡單明了,加工簡單,節省人工,實現機械化自動印花,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涉及瓷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瓷器,作為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瓷器上的紋飾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中國古代瓷器上的裝飾花紋,不僅題材豐富,技法巧妙,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這些紋飾圖案在明清瓷器上反映最為明顯。紋,不僅題材豐富,技法巧妙,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這些紋飾圖案在明清瓷器上反映最為明顯。
現代工藝中,利用水轉印技術,將定制好的圖案通過特定的薄膜,貼在陶瓷上,然后燒制;這種瓷器被稱為貼花瓷,不需要技藝、省時省力,適合大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貼花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釉下的,顧名思義就是在陶瓷的素燒坯上,然后上釉料,高溫燒制。另外一種稱為釉中貼花,是在燒成的白瓷上貼上釉中貼花紙,進過高溫燒成后,貼花料融入釉中。
在現有技術中,大多數還是使用手工貼花,效率低下,浪費人工,且容易出現失誤;機器貼花的加工能力差,流程復雜,需要人工提前處理貼花紙,降低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及其工作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瓷器生產用貼花設備,包括底座、傳送裝置、貼花裝置和夾持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用于將瓷器傳送至工作臺的傳送帶和動力結構,所述夾持裝置設置在所述傳送裝置的上側,所述傳送裝置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一側,所述底座上設有工作臺,所述貼花裝置固定設置在所述工作臺的一側;
所述貼花裝置包括貼花盒和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的輸出端與所述貼花盒相連接;
所述貼花盒內設有第一轉動軸、第二轉動軸、壓桿和擠壓頭,所述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第二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擠壓頭設置在所述貼花盒內壁的頂端,所述貼花盒底端設有供所述擠壓頭通過的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支撐桿、升降桿和用于驅動升降桿運動的電機,所述支撐桿上設有滑槽,所述升降桿可滑動設置在所述滑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兩側設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固定板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固定板的外側設有橡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的轉動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其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花紙套在貼花盒的第一轉動軸上,花紙的起點繞過壓桿纏繞在第二轉動軸上;
(2)瓷器通過傳送裝置運輸到指定位置,夾持裝置將瓷器移動到工作臺上,連接桿伸長,固定板對瓷器進行位置固定;
(3)電機啟動,升降機構帶動貼花盒向下運動接近瓷器表面;
(4)擠壓頭向下運動,將花紙貼至瓷器表面,第二轉動軸帶動第一轉動軸運動,將已用過的花紙纏繞到第二轉動軸上;
(5)夾持裝置將已經貼花的瓷器移動到指定位置;
(6)對晾干后的瓷器進行燒花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禹州市國粹鈞窯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禹州市國粹鈞窯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94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