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手術室的異溫異速寬口低速空氣幕的層流送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9390.1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59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燕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G13/10 | 分類號: | 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葉鳳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手術室 異溫異速寬口 低速 空氣幕 層流 送風 方法 | ||
一種適用于手術室的異溫異速寬口低速空氣幕的層流送風方法,其特征是,在手術室內,手術臺正上方設置三個獨立送風裝置,包括位于中央的主層流送風裝置及其兩側寬口低速空氣幕送風裝置,手術臺的長邊兩側下部設置若干回風口;所述三個送風裝置末端設置以及回風口處均設置空氣過濾器;中間的層流送風裝置經循環機組(2)送入溫度較高、速度較低的室內的循環風,而兩側的送風裝置送入經空調機組(7)處理過的溫度與濕度較低的送風;以上實現系統整個送風裝置呈現空氣幕與層流的異溫、異速的送風狀態。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空氣調節領域。
背景技術
手術室的局部層流送風廣泛用于現代手術室,層流只是一種約定的俗稱,醫學界較為常用。不同的標準被分別稱為單向流、低湍流度置換流或非誘導送風氣流。
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發達國家的醫院建設標準,高級別手術室常常要求在手術臺正上方設置局部的層流送風裝置。我國GB50333-2013《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規定的Ⅰ級潔凈手術室的送風裝置的送風面積為2.4m×2.6m,在工作面上的送風速度為0.2~0.25m/s,Ⅱ級潔凈手術室的送風裝置的送風面積為1.8m×2.6m。德國DIN1946–4《醫療建筑與用房通風》要求Ia手術室送風裝置3.2m×3.2m,送風速度規定為不小于0.23m/s。美國ASHRAE170-2017標準《醫療設施通風》中規定手術室的送風口每邊要比手術臺面的每邊大0.3m到0.45m(送風面積約為1.2m×2.4m~1.5m×2.7m),送風速度為0.127~0.178m/s。
當送風氣流送入室內時,由于速度較周圍的空氣快而帶動周圍的空氣一起流動,送風氣流周邊壓力的變化對周圍的空氣產生引流的作用。送風氣流速度越高,引射量越大,干擾越強。在手術室傳統的送風裝置已被普遍使用,但是存在著2大缺點:
1.層流送風抗干擾差
由于手術室采用高潔凈度的局部層流送風,送風裝置的周邊的較污染的空氣會被不斷地引射到層流氣流中,使得潔凈氣流形成的潔凈無菌區域縮小。局部層流斷面風速不斷減小,易受周圍氣流干擾,以及與室內空氣的溫度差的影響。有時難以到達工作面。無法保證手術區高度無菌無塵的要求。
2.送風溫濕度無法同時滿足醫患
由于手術室的局部層流送風是以同一溫濕度、統一風速送出,而送風溫度是優先滿足手術小組的舒適度為前提,以提高手術效率。手術小組人員穿著全套無菌服、工作強度較大,需要的溫度與濕度較低,風速偏高。這樣的送風溫度往往會使得手術患者溫度偏低,甚至出現低溫癥。處在患者頭部的麻醉醫生也會感到冷,有吹風感,不舒適。
發明內容
本申請從根本上改變了手術室同一送風裝置的結構與同溫同速的送風方式,提高了傳統送風裝置層流氣流抗干擾性,強化了手術區與周邊區的隔離效果,同時滿足醫患溫濕度的要求,有效維持了室內最佳的無菌、潔凈、醫患舒適的手術環境。在主送風氣流兩側配置寬口低速空氣幕,由于空氣幕流速低,引射量小,對中心的主層流氣流干擾小;空氣幕寬度大,使得潔凈氣流外較污染的氣流難以穿透進入中心主層流氣流。強化了隔離效果、提高了層流抗干擾力、保證了送風氣流質量。
為此公開如下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一
一種適用于手術室的異溫異速送風方法,其特征是,在手術室內,手術臺正上方設置三個獨立送風裝置,包括位于中央的主層流送風裝置及其兩側寬口低速空氣幕送風裝置,手術臺的長邊兩側下部設置若干回風口;
所述三個送風裝置末端設置以及回風口處均設置空氣過濾器;
中間的層流送風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93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