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5732.2 | 申請日: | 2020-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3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毅;胡建凱;戚友琴;王健;彭松;徐杰;王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譽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21004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毫米波 收發 一體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包括發射模塊第一圓孔、接收模塊第一圓孔、調節模塊第一圓孔和承載模塊第一圓孔,發射模塊第一圓孔用于發射毫米波信號,接收模塊第一圓孔用于接收所述毫米波信號,并對其進行處理,調節模塊第一圓孔用于調節兩組發射天線第一圓孔和接收天線第一圓孔的探測方向,承載模塊第一圓孔用于承載發射模塊第一圓孔、接收模塊第一圓孔和調節模塊第一圓孔。本發明所述系統具有兩組收發天線,通過第一調節件使其中一組收發天線進行旋轉或者使兩組收發天線同時進行反向旋轉,通過第二調節件帶動兩組收發天線整體進行旋轉,使本裝置具有多種探測模式,使用更加靈活多變,更加實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綜采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毫米波具有的諸多優點,其在通信、雷達、制導、遙感技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應用,例如,與微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的體積小、質量輕,可有效提高雷達的機動性與隱蔽性,而且波束窄、分辨力高,能進行目標識別與成像,有利于低仰角跟蹤;頻帶寬,天線旁瓣低,有利于抗干擾。
作為毫米波雷達的核心部件,收發組件是構成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的基礎,也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核心。毫米波收發組件就是把毫米波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集成為一個毫米波集成電路。已由最初的混合微波集成電路發展到現在的單片集成電路,現有的收發組件大多只有一個收發模塊,無法同時對兩個方向進行探測,并且探測方向固定,在使用時具有局限性,無法很好地進行多方向探測。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的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解決現有的收發組件無法同時對兩個方向進行探測,并且探測方向固定,在使用時具有局限性,無法很好地進行多方向探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其包括,發射模塊,包括發射天線、增頻器、振蕩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振蕩器依次通過所述增頻器和所述功率放大器后與發射天線連接,所述發射天線用于發射毫米波信號;接收模塊,包括接收天線、低噪聲放大器和混頻器,所述接收天線通過低噪聲放大器后與所述混頻器連接,所述接收天線用于接收所述毫米波信號,所述混頻器對接收的所述毫米波信號進行處理產生多普勒信號;調節模塊,包括第一調節件、第二調節件、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發射天線和所述接收天線設置有2組,每組均包含一個所述發射天線和一個所述接收天線,其中一組設置于所述第一殼體內,另一組設置于所述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與所述第一調節件配合,所述第二調節件帶動所述第一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調節件整體轉動。
作為本發明所述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調節件包括第一支撐柱、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柱上的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支撐柱固定連接的第一承載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柱側面的第二支撐柱、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撐柱上的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支撐柱固定連接的第二承載板、以及與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配合轉換件,所述第一殼體設置于所述第一承載板上,所述第二殼體設置于所述第二承載板上。
作為本發明所述毫米波收發一體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轉換件包括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配合的第三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三齒輪一側的第四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三齒輪另一側的第五齒輪、與所述第五齒輪同側的第六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軸心旋轉配合的第一換向板、一端與所述第一換向板鉸接的換向桿,以及與所述第一換向板同軸旋轉配合的第二換向板和第三換向板,所述第四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三換向板上,所述第五齒輪和所述第六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二換向板上,所述第二換向板和第三換向板分別通過彈片與所述第一換向板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譽葆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譽葆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57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