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4508.1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90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江漢;熊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電訊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70 | 分類號: | H04W4/70;H04W40/14;H04W4/02;H04W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陶俊潔 |
| 地址: | 4022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d2d 可靠性 內容 分發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該方法包括:按照預設的間隔時間獲取多個D2D通信終端之間的距離;根據所述距離獲取任意兩個D2D通信終端之間的可靠性預測值;根據所述可靠性預測值確定內容分發覆蓋度;根據所述內容分發覆蓋度進行內容分發。該方法通過預先進行D2D通信終端的通信方式的可靠性預測,獲取的內容分發覆蓋度能夠考慮到D2D通信終端之間的穩定通信,有效避免了內容分發時通信鏈路的頻繁切換。本申請還公開一種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裝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通信設備的普及,移動用戶的數量也在迅猛增長。近年來海量智能終端設備呈現與日俱增的局面,滿足用戶特定需求的新興通信業務也處于爆發之勢,移動通信承載的數據流量爆炸式增長和無線頻譜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涌現,如何有效的增加網絡容量、提高無線頻譜利用率、提升不同通信模式下的終端用戶體驗變成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D2D(Device-to-Device,終端直通)通信技術是指兩個對等的用戶節點之間直接進行通信的一種通信方式。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網絡系統控制下,允許處在相近位置的終端用戶可以直接進行數據通信,而不需要通過基站進行中轉。在LTE網絡中的D2D通信,用戶需滿足諸如距離、對主網絡的限制干擾等相應的條件才能建立D2D通信鏈路實現數據傳輸。
D2D技術可使設備繞過基站,直接與其相鄰的其他設備進行通信或者內容的交互,從而能夠有效的緩解蜂窩網絡的壓力,提升頻譜資源利用率,并可實現高效實時的內容共享分發服務,可以在基站側部署緩存服務器并緩存熱門內容,根據內容制定一定的策略將內容分發給用戶,用戶利用其自身強大的存儲能力緩存內容,當用戶有內容需求時可以直接從其自身存儲器或者鄰近的D2D用戶獲取,從而降低內容獲取時延,因此D2D通信下的內容分發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D2D通信中兩個終端相距較遠時或出現其他可能導致D2D通信不穩定的情況下,通信質量可能會很不理想,此時現有技術通常切換至基站通信,而頻繁進行通信鏈路切換不僅可能加大通信能耗,甚至影響到用戶的內容分發體驗,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情況就一定適合通過D2D通信進行內容分發。
發明內容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及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預設的間隔時間獲取多個D2D通信終端之間的距離;
根據所述距離獲取任意兩個D2D通信終端之間的可靠性預測值;
根據所述可靠性預測值確定內容分發覆蓋度;
根據所述內容分發覆蓋度進行內容分發。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裝置包括:包括處理器和存儲有程序指令的存儲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在執行所述程序指令時,執行上述的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D2D可靠性的內容分發方法及裝置,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通過按照預設的間隔時間獲取D2D通信終端之間的距離,并根據D2D通信終端之間的距離獲取D2D通信終端之間的可靠性預測值,并根據可靠性預測值內容分發覆蓋度,根據內容分發覆蓋度進行內容分發;實現了內容分發。通過此種方式預先進行D2D通信終端的通信方式的可靠性預測,獲取的內容分發覆蓋度能夠考慮到D2D通信終端之間的穩定通信,有效避免了內容分發時通信鏈路的頻繁切換。
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電訊職業學院,未經重慶電訊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45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出模的機械零件加工模具
- 下一篇:電容式壓力感測裝置以及電子設備
- 內容再現系統、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提供裝置、內容再現程序和內容提供程序
- 內容記錄系統、內容記錄方法、內容記錄設備和內容接收設備
- 內容服務系統、內容服務器、內容終端及內容服務方法
- 內容分發系統、內容分發裝置、內容再生終端及內容分發方法
- 內容發布、內容獲取的方法、內容發布裝置及內容傳播系統
- 內容提供裝置、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
- 內容傳輸設備、內容傳輸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發送設備、內容發送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內容再現程序及內容提供系統
- 內容記錄裝置、內容編輯裝置、內容再生裝置、內容記錄方法、內容編輯方法、以及內容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