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3977.1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3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思進;劉天助;任維;蒲清榮;徐厚平;陳麗;黃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16;A61P9/10;A61K33/0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宮建華 |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春暉路***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中風 中藥 復方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組分及其質量份數:郁金10?16份、瓜蔞15?20份、石菖蒲6?10份、羌活6?7份、膽南星6?10份、雞血藤15?17份、枳實10?12份、厚樸10?12份、芒硝2?3份、地龍6?7份、生大黃3?4份、甘草5?6份,通過從石菖蒲和羌活中抽取揮發油、中藥殘渣中添加郁金等其他組分后加飲用水煮藥、濃縮、造粒、融入揮發油等步驟制備。本發明具有開玄啟閉、通腑排毒、理氣活血、祛風化痰的功效,適用于中風病急性期中經絡或中臟腑患者,能顯著改善中風病急性期患者的意識狀態,緩解病情加重的趨勢,減輕偏癱的病損程度,降低感染并發癥發生率;且療效顯著,有廣闊的市場,有望成為中風病急性期與靜脈溶栓和血管內治療并重的適宜急救技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風病是一類突發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現代醫學稱之為“卒中”,它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即腦梗死和腦出血),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的特點,是國人致死/致殘的第一病因,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中風病的急性期救治方面,西藥和西醫技術有一定的療效,但費用極高,很多家庭難以承受。中藥制劑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深受國人喜愛。然而,市面上的中藥制劑絕大多數為活血化瘀類,專門針對中風病恢復期使用。因此,臨床需要開發一種針對中風病急性期使用的中藥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采用郁金、瓜蔞、石菖蒲等制備而成,是中風病急性期使用的中藥制劑,能顯著改善中風病(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神志障礙和神經功能缺損狀態,減少肺部感染等腦梗死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療效顯著、制備簡易、市場廣闊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包括如下組分及其質量份數:郁金10-16份、瓜蔞15-20份、石菖蒲6-10份、羌活6-7份、膽南星6-10份、雞血藤15-17份、枳實10-12份、厚樸10-12份、芒硝2-3份、地龍6-7份、生大黃3-4份、甘草5-6份。
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石菖蒲和羌活置于揮發油提取器,加入飲用水,常溫浸泡1h;
2)煮沸后低火持續8h煎藥產生水蒸氣,冷凝水蒸氣后收集揮發油,保留中藥殘渣;
3)向中藥殘渣中添加郁金、瓜蔞、膽南星、雞血藤、枳實、厚樸、芒硝、地龍、生大黃、甘草;
4)加入飲用水,常溫浸泡0.5h,煮沸后低火持續煎藥0.5h,過濾獲得中藥湯劑;
5)將第4)步重復2次;
6)將3次過濾所得的中藥湯劑一并轉移至濃縮裝置,持續濃縮制成浸膏;
7)向浸膏中加入糊精,通過制顆粒裝置制成中藥顆粒;
8)向顆粒中均勻噴入第2)步收集的揮發油,常溫密閉24h,以便揮發油充分融入到顆粒中;
9)將制成的中藥顆粒分裝密封,即得成品。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第1)步中飲用水的加入量為所述石菖蒲和羌活質量之和的1/2。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第4)步中飲用水的加入量為所有組分質量之和的8-10倍。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浸膏的相對密度達到1.15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未經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39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