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兩向抽吸的加熱不燃燒卷煙及其抽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3887.2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50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晨;何沛;劉春波;司曉喜;向能軍;唐石云;張鳳梅;李振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D1/20 | 分類號: | A24D1/20;A24D1/04;A24D3/10;A24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領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李靜;任永利 |
| 地址: | 65023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抽吸 加熱 燃燒 卷煙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加熱不燃燒卷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兩向抽吸的加熱不燃燒卷煙及其抽吸方法。所述煙支包括:固體發煙段(1),與所述固體發煙段(1)兩端分別抵接的第一濾嘴段(21)和第二濾嘴段(22)。本發明使用的發煙段為中空棒狀結構,兩端各自抵接一個過濾嘴段,抽吸時,發煙段前半節和發煙段后半節可互為空腔段和降溫段。當加熱發煙段前半節時,發煙段后半節作為降溫段,其好處是煙霧經過發煙段后半節被降溫的同時,由于發煙段后半節內發煙基材等的吸水作用,煙霧中水蒸氣含量大大降低,從而避免發生燙嘴現象;而再對發煙段后半節進行加熱時,由于之前進行了一次加熱過程,整個發煙段的水分含量已經大大降低,也不會出現燙嘴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加熱不燃燒卷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兩向抽吸的加熱不燃燒卷煙及其抽吸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近年來關于吸煙健康問題的關注度很高。國內外各大企業為了滿足變化的消費需求,紛紛開發了各種替代傳統卷煙的完全中空型煙草產品。在這些不斷增長的完全中空型煙草產品中,電子煙和加熱不燃燒卷煙是其中的佼佼者。
電子煙作為電子產品的在煙草行業的拓展應用,其優勢在于吸味可變性強,可以通過調節煙油的組分實現對煙氣吸味的任意調控,但由于其煙氣主要通過電子霧化器產生,其口感,尤其是熱感,與加熱產生煙氣的傳統卷煙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老煙民的接受度較差。
加熱不燃燒卷煙是加熱煙支的發煙段產生煙氣,其產生煙氣口感的接受度較好,目前市場化的加熱不燃燒卷煙煙支主要包括發煙芯材段、中空支撐段、降溫段和濾嘴段,發煙芯材段為有序或無序填充的再造煙葉薄片,當再造煙葉薄片被加熱時,其上負載的香精香料和發煙劑被蒸發出,產生煙霧。但現有加熱不燃燒卷煙存一些問題,如降溫段易發生形變,煙氣溫度過熱等。對此我們設計了“一種條棒狀的發煙段及其制備方法及包含其的煙支”(專利申請號: 201920751936.6)。在后續的研發過程中,我們發現該發煙段兼具了降溫的功效,因此又設計了“一種條棒狀煙支及其制備方法”(專利申請號:201910507012.6);但這兩種設計的煙支仍然存在一個缺陷,即發煙劑和香精香料的利用率不高。這一現象不僅是在這種條棒狀發煙段的煙支中存在,在常規的加熱不燃燒卷煙(如 iQOS和GLO)中也相當明顯。經檢測抽吸完的iQOS煙支中發煙劑的殘留率仍為原始量的50%-60%,GLO中殘留略低,但也有45%-50%左右的殘留量,上述專利所述煙支中的殘留率約為50%-65%。這一缺陷不但增加了保障煙霧量的難度,而且發煙劑和香精香料浪費嚴重,提高了產品生產的成本。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提出本發明。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可兩向抽吸的加熱不燃燒卷煙,所述煙支包括:
固體發煙段1,與所述固體發煙段1兩端分別抵接的第一濾嘴段2121和第二濾嘴段22。
優選地,所述固體發煙段1外部包裹有卷煙紙3,所述卷煙紙3的外層為紙層、內層為金屬箔層。
優選地,所述金屬箔層選自鋁箔、錫箔或鍍鋁層、鍍錫層。
優選地,所述第一濾嘴段21和第二濾嘴段22選自聚乳酸絲束段、丙酸纖維絲束段或吸阻小的醋酸纖維絲束段,長度為10-25mm。
優選地,所述固體發煙段1為中空棒狀結構,長度為6-12cm,過短則降溫效果差,過長則對煙氣截留過大,煙霧量變小。
優選地,所述固體發煙段1的中空棒狀結構具有管腔11和管壁12;所述管壁12上具有軸向延伸的凹槽121,所述凹槽121開口背向所述管腔11。
優選地,所述煙支由固體發煙段1、與所述固體發煙段1兩端分別抵接的第一濾嘴段21和第二濾嘴段22三段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38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