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2967.6 | 申請日: | 2020-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1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項雙龍;陳彬;田其富;李金憲;胡黔;楊陽;莫校東;李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開磷集團礦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5/28 | 分類號: | C01B25/28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亞 |
| 地址: | 550302 貴州省貴陽市開***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料漿法 粉狀 map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磷酸一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本申請在目前料漿法生產MAP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改造,旁路設置,改造與現有生產并聯使用,隨時取樣檢測中和料漿中和度、比重及流動性,摸索并確定了改進型生產方法及對應的最佳配酸和中和操作等生產參數,最終得到了一種低能耗、蒸汽用量少、生產過程中不易堵管的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磷酸一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料漿法”工藝是以稀磷酸為原料進行中和、濃縮、噴漿、干燥制取磷酸一銨。
目前“料漿法”工藝流程為:由磷酸車間提供的20%-30%P2O5磷酸,進入強制循環氨化反應器,與氨站來的氣氨進行中和反應。中和度控制在0.98-1.03之間,在這范圍內,磷酸氨化溶液的NH3分壓較小。中和所得的稀磷銨料漿的含水量視磷酸含量而定。磷酸含量如果是20%-28%,則中和料漿的含水量在48%-55%。因磷銨料漿是粘度隨溫度和濃度變化較大的溶液,同時為節省蒸汽用量,一般采用逆流加料的雙效濃縮流程;一效采用常壓和新鮮蒸汽,二效采用一效的蒸發蒸汽(或稱二次蒸汽)作加熱器熱源,采用真空濃縮。經濃縮后料漿含水25%-30%,二效的真空度由冷卻水加入混合冷凝器,將二效的蒸汽冷凝所產生。濃縮后的磷銨料漿由高壓泵送至干燥塔噴嘴,借助泵產生的4-8Mpa的高壓霧化后,噴入干燥塔內,與由熱風爐來的120℃-135℃的熱空氣進行逆流干燥,由干燥塔底部溢流口溢流進入皮帶機輸送至散料庫。干燥塔產生的尾氣經重力沉降除塵后進入洗滌系統用水洗滌后排空,洗滌液返回系統消化。料漿法生產粉狀磷酸一銨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專利CN201210151672.3(一種生產粒狀磷酸一銨的方法)等。
目前的料漿法生產粉狀磷酸一銨生產工藝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傳統料漿法粉狀磷酸一銨生產方法的能耗較高,需要保持一效二效軸流泵都開機,以保持料漿反應和過流,功率605kw。
(2)傳統料漿法粉狀磷酸一銨生產方法需要消耗大量一次原生蒸汽(一次原生蒸汽為進入一效軸流泵的低壓蒸汽,用于濃縮磷銨料漿),即使采用逆流加料的雙效濃縮流程來節省蒸汽用量,也還需要消耗大量的一次原生蒸汽。
(3)傳統料漿法粉狀磷酸一銨生產時料漿流動性不好,所用生產裝置堵管頻繁。
因此,尋找一種低能耗、蒸汽用量少、生產過程中不易堵管的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是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
一種料漿法粉狀MAP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濃磷酸通入配酸槽,配酸槽補充工藝水、洗滌水及地槽收集水等,根據產品養分情況,調節補充稀磷酸,控制配酸槽磷酸比重1.40-1.50;
(2)配酸至要求比重后,將配酸完成的濃酸經過過濾器過濾,利用現場配酸泵(流量70m3/h,揚程40m)通過供酸管至外環流反應器;
(3)外環流反應器內料漿中和度控制在0.95-1.1或1.35-1.45,外環流反應器設有冷凝水進口,補充蒸汽冷凝水,輔助配酸比重情況,調節控制外環流反應器中中和料漿比重1.45-1.55,料漿含水量為20%-25%,料漿反應溫度120-135℃;
(4)外環流反應器氣相管聯通蒸汽分配缸,平衡反應器內蒸汽壓力,確保蒸汽分配缸后續氣相管通暢,反應蒸發氣相最終外排;
(5)外環流反應器與外環流循環泵相連,外環流循環泵出口設置兩根料漿出液管(其中一條為備用管道),料漿出液管設置保溫和蒸汽吹掃管線,緊急停機后,料漿出液管和噴漿管(為同一根管道,設置有排空接頭)回流料漿緊急排入地槽稀釋后進入配酸槽,輸漿管道蒸汽吹掃置換,料漿出液管聯通進入分料器并通過三缸泵抽吸進入干燥噴粉塔進行噴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開磷集團礦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開磷集團礦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29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下電纜安全敷設方法
- 下一篇:蒸汽換熱器和空調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