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PCR-量子點熒光法的腸道菌群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2598.0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81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鄒耀東;裘惠良;劉娜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千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聯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6895;C12Q1/6837;C12Q1/04;C12Q1/10;C12N15/11;C12R1/225;C12R1/23;C12R1/01;C12R1/145;C12R1/37;C12R1/42;C12R1/725;C12R1/7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萬尾甜;韓介梅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pcr 量子 熒光 腸道 核酸 檢測 試劑盒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PCR?量子點熒光法的腸道菌群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檢測方法,并提供了相應的引物和探針,可以全面、快速地進行32種腸道菌群的檢測,首次實現了通過一次檢測即可同時獲得32種腸道菌群的存在與否,這32種腸道菌群包含不同疾病對應的常見益生菌和致病菌,使用本發明的檢測試劑盒和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確定腸道菌群的情況,為后期的腸道微生態的調節提供參考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與新醫藥技術生物芯片領域,涉及體外診斷試劑中的第三類產品,具體涉及一種基于PCR-量子點熒光法的腸道菌群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檢測方法,可同時檢測35種人腸道常見菌群。
背景技術
被稱為人類第二個“大腦”的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擔負了人體大部分的排毒任務,同時還承擔抵御疾病的重任。即使人處于休息狀態,腸道仍在運動,除消化吸收食物外,它還參與許多重要器官功能的調節。因而,腸道健康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尤其是分子生物技術水平的發展,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對宿主的身體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故腸道菌群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承認。
1.1腸道菌群到底如何影響宿主健康,到底如何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呢?詳述如下:1.1.1腸道菌群的組成、結構及分布
人體腸道內定植著1010種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以及原生動物,其數量是是人體所有細胞的10倍,基因總數至少是人類基因組的150倍,他們所包含的基因組信息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基因組”。人體腸道微生物以細菌為主,平均有450個種類,可構成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生態系統,該系統與人體存在著密不可分的互利共生關系。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的不斷深入,目前發現共生在人體內的腸道菌群主要由擬桿菌門,厚壁菌門,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四大門類組成,這些細菌大多屬于專性厭氧菌。其中,擬桿菌門和厚壁菌門所占比例較高,占腸道細菌90%以上。
1.1.2腸道菌群生理功能
被稱為人類“第二大腦”的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這些微生物在人體腸道中生長并形成一個極其復雜的微生態系統,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可能是宿主和腸道微生物之間強烈選擇和協同進化的結果。腸道微生物在基因組學、免疫學以及代謝組學上與宿主存在密切的聯系,對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營養與物質代謝作用
定植在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可為宿主提供與合成B、K族維生素、生物素、葉酸等必要的營養要素。腸道菌群含有人類長期進化而產生、微生物特有的豐富基因,如參與糖類、氨基酸、維生素、膽固醇、外源化合物代謝的基因及甲烷產生的基因等,這些基因給機體的生化代謝通路供給各類代謝酶,進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2)生物屏障功能
腸道黏膜屏障是機體防御外源侵襲的第一道防線,而腸道黏膜上皮的正常菌群是結腸黏膜生物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抑制潛在致病菌或外襲菌在黏膜上定植造成的感染腸道微生物、腸道生理屏障和宿主免疫系統復雜的相互作用,為腸道環境的穩定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3)調控機體免疫應答功能
正常情況下,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具有防御致病因子及致病菌群侵襲腸道的作用。若腸道免疫系統受損,則宿主會對腸道共生菌耐受性缺失,從而使腸道內容物等抗原物質刺激腸黏膜,進而激發腸道免疫系統,產生不正常免疫反應,最終誘發一些疾病的發生。作為腸道黏膜的重要組成部分,腸道正常菌群通過細菌本身和其代謝產物刺激宿主免疫系統使免疫細胞活化,通過產生抗體、調理吞噬、增加干擾素產生等提高機體免疫力。
(4)參與調控中樞神經系統活動
近年來,腸道菌群對腦功能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對宿主的影響不僅僅只表現在胃腸道內,還能通過“腸一腦”軸的3條途徑(神經內分泌、迷走神經和免疫途徑)形成“腸道菌群一腸一腦”軸,能夠對腦功能和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參與調控應激反應、腦發育、抑郁、焦慮、認知功能等中樞神經系統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千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聯醫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千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聯醫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25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兼容NVMe固態硬盤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及設備
- 下一篇:一種橢圓焊接罐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