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即熱式管道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2374.X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4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馮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亞冠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12 | 分類號: | F24H1/12;F24H9/18;B23P15/00;B23K26/38;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盧志文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即熱式 管道 加熱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即熱式管道加熱器,包括通水管和管狀發熱體,管狀發熱體包括第一導電端、第二導電端和管狀發熱壁,間槽將管狀發熱壁分割為一條連接在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之間的通電發熱線路,管狀發熱體套置且緊貼在通水管的外壁,該加熱器不易結水垢、飲用水衛生,結構簡單、安裝簡易;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即熱式管道加熱器的制造方法,步驟一,先制備好通水管;步驟二,利用激光開槽設備在管狀發熱壁上切割出所需的間槽,間槽將管狀發熱壁加工成一條連接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的通電發熱線路,制得所需管狀發熱體;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管狀發熱體套緊在通水管外側壁上;上述制備方法加工簡易、生產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即熱式管道加熱器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即熱式管道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即熱式飲水機已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或辦公室。而即熱式飲水機中最重要的部件當屬即熱式加熱管,傳統的即熱式加熱管,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號:2019200951537,名稱:一種即熱式加熱管及飲水機,授權公告日:2019年11月22日,它包括加熱導管,所述加熱導管外側設有第一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層外部設有加熱體和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二絕緣層分布在所述加熱體之間;所述加熱體為螺旋的加熱絲,第二絕緣層為螺旋盤繞的絕緣體,加熱體與第二絕緣層間隔盤繞在第一絕緣層的外壁上;該即熱式加熱管,通過在加熱體之間設置有第二絕緣層,避免加熱管長時間使用而帶來的一些安全隱患。
但是,上述即熱式加熱管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由于加熱導管外側設置有第一絕緣層,以防止加熱體與加熱導管之間的接觸導電,因此,加熱導管是由導電金屬材料制成,其管腔(內)容易產生水垢,污染飲用水;(2)再有,在加熱導管外側與加熱體之間設置第一絕緣層,且加熱絲和第二絕緣層以間隔盤繞方式設置在第一絕緣層表面,其結構復雜,盤繞工藝難度大,且加熱絲很難緊貼第一絕緣層,容易因加熱絲與第一絕緣層之間存有間隙而影響傳熱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管內不易結水垢,以保證飲用水衛生,且結構簡單、安裝簡易的即熱式管道加熱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簡易、生產效率高的即熱式管道加熱器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即熱式管道加熱器,包括通水管,其特征是,還包括有通電發熱的管狀發熱體,所述管狀發熱體包括第一導電端、第二導電端和管狀發熱壁,所述第一導電端與第二導電端分別與管狀發熱壁連接,所述管狀發熱壁上開有間槽,所述間槽將管狀發熱壁分割為一條連接在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之間的通電發熱線路,所述管狀發熱體套置且緊貼在通水管的外壁;此款即熱式管道加熱器,通電發熱的管狀發熱體直接套置且緊貼在通水管的外壁,且通水管由絕緣的非金屬材料制成,不怕管狀發熱體與通水管之間接觸導電,非金屬材料制成的通水管,其管內不易產生水垢,保證飲用水衛生;再有,管狀發熱體的管狀發熱壁通過間槽分割為一條連接在第一導電端與第二導電端之間的通電發熱線路,使整個管狀發熱體直接套置且緊貼在通水管外壁,無需以螺旋盤繞方式設置在通水管外壁,其結構簡單、且安裝簡易。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進一步地,所述管狀發熱體包括短前段、長中段和短后段,所述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分別構成短前段和短后段,管狀發熱壁構成管狀的長中段,間槽設置在管狀的長中段上;由于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與中間“管狀發熱壁”的長中段為一體成型,間槽直接在長中段上開槽即可成型,使整個管狀發熱體的加工成型簡易、快捷,且整體連接強度大。
進一步地,所述管狀發熱體的短前段和短后段分別彎折有一體連接的片狀導電端,所述片狀導電端分別構成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這樣,無需另外再連接(增設)第一導電端和第二導電端,工藝更簡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亞冠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亞冠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23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