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焚燒爐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1264.1 | 申請日: | 2020-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4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強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鞏義市神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033 | 分類號: | F23G5/033;F23G5/14;F23G5/44;F23J1/00;F23D14/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12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焚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爐,涉及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包括爐體、進氣管和進料口,所述爐體的上表面開設有火苗口,所述爐體的下方開設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的左側固定安裝有敲灰桿,所述敲灰桿的左側固定安裝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吸風筒,所述吸風筒的上方固定安裝有引風管,所述引風管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煙氣回收罩,所述遠離敲灰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捅料桿,所述捅料桿的上方焊接有進料筒,所述進料筒內部固定安裝有螺旋桿,所述螺旋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給料電機。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捅料桿能夠使垃圾在進入物料室后不產生堆積;通過設置敲灰桿能夠及時使燃燒后堆積的灰燼進入爐灰室,避免堆積影響垃圾燃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垃圾焚燒爐。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們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的大量堆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為了解決垃圾的堆積政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對垃圾進行填埋等,但是這些措施都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比較費時費力成本較高,在現有的技術中也有一些對垃圾焚燒的專用設備,但是這些專用設備處理煙氣的效率較低,焚燒后還會產生一定的氣味和煙氣,而且沒有專門的設施對未處理的煙氣進行回收,同時在現有的設備內垃圾和垃圾燃燒后形成的爐灰很容易堆積,不能使物料室內的垃圾充分燃燒。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垃圾焚燒爐。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垃圾焚燒爐,包括爐體、進氣管和進料口,所述爐體上表面的中間位置開設有火苗口,所述爐體的內部設置有保溫層,所述爐體的下方開設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的右側焊接有第一卡條,所述出灰口的左側固定安裝有敲灰桿,所述敲灰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敲灰球,所述敲灰桿的左側固定安裝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吸風筒,所述吸風筒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通氣閥,所述吸風筒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吸風電機,所述吸風筒的上方固定安裝有引風管,所述引風管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煙氣回收罩,所述煙氣回收罩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引風口,所述遠離敲灰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捅料桿,所述捅料桿的一端焊接有橫柱,所述橫柱的下方開設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內部放置有方形鐵架,所述方形鐵架的上表面焊接有爐灰條,所述捅料桿的上方焊接有進料筒,所述進料筒的一端連接于物料室,所述物料室的上方為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內部開設有通氣孔,所述進料筒的上方焊接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粉碎輪和第二粉碎輪,所述第一粉碎輪和第二粉碎輪固定連接有粉碎電機,所述粉碎箱的下方固定連接有下料箱,所述進料筒內部固定安裝有螺旋桿,所述螺旋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給料電機,所述進料筒的下方焊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源控制箱,所述支撐架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
優選的,所述捅料桿的兩側開設有第一觀察口和第二觀察口。
優選的,所述爐體的兩側固定安裝有U形耳壁。
優選的,所述爐體上表面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
優選的,所述引風管的下方固定安裝有轉動筒。
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捅料桿能夠使垃圾在進入物料室后不產生堆積,提高焚燒爐整體的實用性;通過設置敲灰桿能夠及時使燃燒后堆積的灰燼進入爐灰室,避免堆積影響垃圾燃燒,提高了便利性;通過設置煙氣回收罩能夠及時回收未處理的煙氣,使回收的煙氣再次進入到爐體內進行二次燃燒,使焚燒爐可以達到無煙無味的效果;通過設置通氣孔可以使外部空氣與煙氣混合后產生的氣體從孔內噴出,在燃燒室內部形成火墻,使垃圾燃燒形成的煙氣在高溫的情況下進行充分的燃燒,避免了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鞏義市神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鞏義市神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12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