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數據安全管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0944.1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0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亞東;王志海;喻波;何晉昊;魏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明朝萬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16/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數據 安全管理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工業數據安全管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確定工業數據的當前業務流程;從工業數據的數據安全模型中,查詢當前業務流程的目標安全要求,其中,數據安全模型為根據用戶對工業數據在各個業務流程中的安全要求生成的;調用目標安全要求對應的數據安全方法,對工業數據進行安全管理。這樣,通過數據安全模型對工業數據的安全要求進行體系化描述,可以確定工業數據在當前業務流程中的目標安全要求,進而調用相應的數據安全方法,不需要用戶針對工業數據的不同業務流程單獨定義數據安全方法,從而可以提高對工業數據的安全保障水平,降低對工業數據進行安全運維的難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工業數據管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業數據安全管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新基建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承載與外在表現,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原理是:數據驅動物理系統與數字空間互聯協同。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靈魂,呈現出自下而上從設備層、邊緣層到企業層、產業層的南北向流動與每個層次內部的東西向流動的特點,一方面,網絡互聯、系統互通可以加速數據流動,另一方面,也隨之產生了若干數據安全風險。因此,如何體系化地描述工業互聯網平臺面臨的數據安全風險,是解決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的必要條件。
現有技術中,可以采用工業互聯網聯盟提出的3IM模型(Industrial InternetInformation Model,工業互聯網信息模型)描述數據安全風險,3IM模型定義了工業數據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流轉時,應采用的一般格式。但是,在3IM模型中,安全需求的描述方法不夠明確,管理人員的經驗決定了安全需求的體系化程度及后續安全保障水平,而且,安全需求與安全保障的關系混亂,缺乏明確清晰的定義安全需求與安全保障關系的支撐能力。
因此,目前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迫切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就是:如何對數據安全進行體系化描述,提高對數據的安全保障水平,進而降低對數據進行安全運維的難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示出了一種數據管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申請示出了一種工業數據安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工業數據的當前業務流程;
從所述工業數據的數據安全模型中,查詢所述當前業務流程的目標安全要求,其中,所述數據安全模型為根據用戶對所述工業數據在各個業務流程中的安全要求生成的;
調用所述目標安全要求對應的數據安全方法,對所述工業數據進行安全管理。
可選的,所述數據安全模型中包括標識信息及屬性信息,所述標識信息與所述數據安全模型唯一對應,所述屬性信息包括所述數據安全模型的模型類型及用戶對所述工業數據在各個業務流程中的安全要求。
可選的,所述數據安全模型中還包括所述工業數據對應于各個業務流程的子模型,其中,每個所述子模型中包括子標識信息及子屬性信息,所述子標識信息與所述子模型唯一對應,所述子屬性信息包括所述子模型的模型類型及用戶對所述工業數據在所述子模型對應的業務流程中的安全要求。
可選的,所述從所述工業數據的數據安全模型中,查詢所述當前業務流程的目標安全要求,包括:
從所述工業數據的數據安全模型中,查詢所述當前業務流程對應的目標子模型;
根據所述目標子模型的屬性信息及所述數據安全模型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當前業務流程的目標安全要求。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針對所述工業數據的安全要求更新信息;
根據所述安全要求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工業數據的數據安全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請示出了一種工業數據安全管理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明朝萬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明朝萬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09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