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系統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9982.5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3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賀翔;錢紅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愛數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5 | 分類號: | G06F9/455;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系統 任意 時間 接管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系統及其方法,該系統包括生產端、存儲端和容災端,生產端包括與客戶端分別連接的生產機和內存池,生產機通過CDP驅動器連接至內存池,存儲端包括與服務端連接的備份單元,服務端與客戶端連接,容災端包括與共享存儲單元連接的虛擬機,共享存儲單元與備份單元連接,CDP驅動器用于監控增量數據;內存池用于存放增量數據;客戶端用于將生產端的數據傳輸給服務端;備份單元用于備份來自生產端的數據,并通過打快照以及生成克隆卷的方式,將生產端的數據同步至共享存儲單元;虛擬機從共享存儲單元獲取數據,以接管生產端業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有效降低RTO和RPO指標,可靠地對生產系統進行任意時間點接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容災保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企業數據保護的成本、提高保護效率,各家數據保護廠商紛紛提出了各種容災優化技術,對于容災方案,通常以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復時間目標)和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恢復點目標)作為最基本的標準,RTO是企業可容許服務中斷的時間長度,比如說災難發生后半天內便需要恢復,RTO值就是十二小時,RTO數值越小,代表容災系統的數據恢復能力越強;RPO是指企業的損失容限,用于表明能容忍的最大數據丟失量,如果企業每天凌晨零時進行備份一次,當服務恢復后,系統內儲存的只會是最近災難發生前那個凌晨零時的資料,而想要改進RPO,勢必要增加數據備份的頻率才行。因此,這兩個指標的好與壞,反映著容災技術的能力。
傳統的數據備份數據邏輯為:備份時首先將全量數據寫入存儲介質,之后依次將增量數據寫入存儲介質。當用戶服務宕機時,將之前備份的數據重新恢復,當用戶數據量特別大的情況下,恢復將導致RTO和RPO非常大,當生產系統發生故障需要接管時,往往需要從存儲介質中將備份數據一一讀出,再通過構建虛擬機,才能完成對生產系統的接管操作,這種方式并不能保證用戶數據即時可用,容易降低業務連續性,不利于可靠地對生產系統進行任意時間接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系統及其方法,以減少RTO和RPO,實現對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生產系統任意時間接管系統,包括生產端、存儲端和容災端,所述生產端包括與客戶端分別連接的生產機和內存池,所述生產機通過CDP(Copy Data Management,連續數據保護)驅動器連接至內存池,所述存儲端包括與服務端連接的備份單元,所述服務端還與客戶端連接,所述容災端包括與共享存儲單元連接的虛擬機,所述共享存儲單元與備份單元連接,所述CDP驅動器用于監控增量數據;
所述內存池用于存放增量數據;
所述客戶端用于將生產端的數據傳輸給服務端;
所述備份單元用于備份來自生產端的數據,并通過打快照以及生成克隆卷的方式,將生產端的數據同步至共享存儲單元;
所述虛擬機通過獲取共享存儲單元同步過來的數據,以接管生產端業務。
進一步地,所述備份單元包括分別與服務端連接的日志卷和副本數據卷,所述日志卷連接至副本數據卷,所述日志卷用于寫入增量數據,并將增量數據同步至副本數據卷中;
所述副本數據卷用于寫入全量數據和增量數據,并通過對快照進行克隆,結合日志卷中的增量數據,以生成克隆卷。
進一步地,所述副本數據卷設置有空洞文件,所述空洞文件用于寫入全量數據以及同步于日志卷的增量數據。
進一步地,所述空洞文件的大小與生產機的存儲空間大小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共享存儲單元具體為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愛數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愛數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9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