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9933.1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1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國棟;曲周德;鄧小虎;王琳寧;吳海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4;B21C37/02;C21D8/02;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睿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濱 |
| 地址: | 30022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鋁鐵素體 耐熱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的化學成分及其質量百分數如下:C為0.05~0.15%,Si≤0.5%,Mn為0.2~0.5%,P≤0.030%,S≤0.020%,Cr為7~12%,Al為1~3%,Ni為3~7%,W為1~2%,Mo為0.2~0.5%,Nb為0.05~0.10%,V為0.10~0.20%,N為0.030~0.050%,B為0.001~0.005%,其余是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中形成FeAl金屬間化合物,作為增強第二相彌散在基體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中形成NiAl金屬間化合物以保持有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中含有微觀尺度并均勻散步的FeAlNi類金屬間化合物,使其作為第二相彌散在Fe基體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在600-800℃的水蒸氣或空氣環境中,在所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的表面生成致密連續的Al2O3和Cr2O3復合氧化膜。
6.一種高鋁鐵素體耐熱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按所述的耐熱鋼化學成分及其質量百分含量進行配料,將其加入真空感應爐內熔煉成合金鋼水,將合金鋼水澆入模具中凝固生成鋼錠;
S2.去除所述步驟S1的鋼錠表面的缺陷,通過加熱爐將鋼錠加熱至1200-1250℃,并通過鍛壓機鍛造成厚度為30-50mm的鋼錠,終鍛溫度為900-950℃,而后空冷至室溫;
S3.將鍛造后所述步驟S2的鋼錠放入加熱爐內,緩慢升溫至980-1150℃,保溫1-10小時后對鋼錠進行固溶處理,而后水冷到室溫;
S4.將固溶處理后的所述步驟S3的鋼錠加熱到1100-1350℃,保溫0.5-2小時以使內外溫度均勻,通過軋機對鋼錠軋制6-10道次后,終軋溫度為850-950℃,得到厚度為2-8mm的熱軋板材;
S5.將所述步驟S5的熱軋板材加熱至650-750℃,保溫10-20分鐘,而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高鋁鐵素體耐熱鋼的成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配料的原料采用石墨增碳劑、低碳硅鐵、低碳錳鐵、低碳鉻鐵、鋁粒、鎳板、鎢鐵、鉬鐵、鈮鐵、釩鐵、氮化鉻、硼鐵和純鐵,其原料的用量是按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數的100%~110%準備各類原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在真空感應爐內先加入低碳錳鐵、低碳鉻鐵、鎳板、鎢鐵、鉬鐵、氮化鉻和純鐵,在爐內的合金全部融化后,再依次加入低碳硅鐵、鋁粒、石墨增碳劑、鈮鐵、釩鐵和硼鐵。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在所述真空感應爐內熔煉30-60分鐘,鋼水溫度上升至高于液相線溫度60-80℃,再將合金鋼水澆入模具中,凝固生成鋼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未經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99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