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8346.0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0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繼明;龔雁;董思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鼎友五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3B15/00;B23Q7/00;B23Q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407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裝配 自動化 加工 設備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安裝板,兩塊安裝板之間對稱設有兩根金屬滑桿,金屬滑桿兩端分別與兩個安裝板固定連接,兩根金屬滑桿上設有控制兩個移動座位置的控制組件,移動座上側設有承接座,承接座通過轉動組件與移動座連接,兩個承接座之間對稱設有兩個圓形架,兩個圓形架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設有轉動盤,兩個圓形架上均固定設有驅動電機,兩個轉動盤上均設有卡緊固定組件。本發明通過兩個卡緊固定組件依次對工件進行夾持,分別進行兩端的車加工,同時可以在夾持工件時使得工件變為豎直狀態,便于對兩端進行鉆孔操作,還具有合理分布加工工序,增加加工效率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聯軸器是機械傳動中常用的過渡連接方式,用以吸收振動、補償徑向和角向偏差,一般聯軸器都是采用金屬材質,保證聯軸器的使用強度以及使用效果,聯軸器一般通過裝配方式進行安裝,屬于金屬裝配件,聯軸器在兩端側壁會設置貫穿的通孔,同時聯軸器的兩端端面也會設置凹槽,或者直接呈中空貫穿狀態,因此在對聯軸器進行加工時,需要通過車床進行加工,加工時需要對兩端進行加工,同時需要進行預定位置的鉆孔操作。
現有的聯軸器車床采用正常車床常用的結構,對一端進行車加工后,取下工件反向夾持安裝后再進行另一端的車加工;在進行鉆孔操作時,對于側壁以及端面的鉆孔操作也需要進行更換夾持位置,不夠方便,導致整體聯軸器的加工效率較低。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金屬裝配件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安裝板,兩塊所述安裝板之間對稱設有兩根金屬滑桿,所述金屬滑桿兩端分別與兩個安裝板固定連接,兩塊所述安裝板之間對稱設有兩個移動座,兩個所述移動座均滑動套設在兩根金屬滑桿上,兩根所述金屬滑桿上設有控制兩個移動座位置的控制組件,所述移動座上側設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通過轉動組件與移動座連接,兩個所述承接座之間對稱設有兩個圓形架,兩個所述圓形架分別通過兩個位置調節組件與兩個承接座連接,兩個所述圓形架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設有轉動盤,兩個所述圓形架上均固定設有驅動電機,兩個所述驅動電機分別貫穿兩個圓形架并分別與兩個轉動盤同軸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轉動盤上均設有卡緊固定組件。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承接座一側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移動座一側固定設有安裝架臺,所述第一伺服電機固定設置在安裝架臺上,所述第一伺服電機輸出端同軸固定連接有驅動錐齒輪,所述承接座下端設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與移動座轉動連接,所述固定盤外固定套設有從動錐齒輪,所述驅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輪嚙合連接,所述承接座通過若干緊固螺栓固定在固定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組件包括中心對稱設置在兩根金屬滑桿兩側的兩個第一氣動伸縮桿,兩個所述第一氣動伸縮桿輸出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板,兩個所述連接板分別與兩個移動座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一氣動伸縮桿分別固定設置在兩個固定板上,兩個所述固定板分別固定設置在兩根金屬滑桿上。
進一步的,所述位置調節組件包括設置在承接座與圓形架之間的連接橫臂,所述圓形架外套設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與連接橫臂固定連接,所述弧形架兩端均通過轉軸與圓形架轉動連接,所述連接橫臂上側傾斜設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下端通過移動組件與連接橫臂連接,所述控制臂上端轉動連接有短臂,所述短臂遠離控制臂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與圓形架遠離承接座的端面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鼎友五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鼎友五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8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