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356985.3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15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裴仁忠;王中興;底青云;康利利;劉志堯;張?zhí)煨?/a>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G01M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鄭久興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智能 鉆井 工具 振動 試驗 工裝 底座 | ||
1.一種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載面和與所述承載面相對的連接面,所述承載面與所述連接面平行;
底座(12)還包括連接所述承載面和所述連接面的周面,所述周面中至少包括兩個相對的斜面,以使所述承載面與所述連接面之間形成收縮部,所述收縮部的橫截面積自所述承載面向所述連接面逐漸減??;
至少兩個主筋板(15),至少兩個所述主筋板(15)并排平行設置,所述主筋板(15)的板面包括平行的第一邊和第二邊,所述第一邊長于所述第二邊,所述第一邊所在端面構成所述承載面,所述第二邊所在端面構成所述連接面;
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設于相鄰兩個所述主筋板(15)之間,所述連接件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主筋板(15),相鄰的兩個所述主筋板(15)之間的所述連接件間隔設置;其中,
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板(16)和大副筋板(19),所述大副筋板(19)設于相鄰兩個所述主筋板(15)之間的中間位置,所述連接板(16)設于所述大副筋板(19)的兩側,且所述連接板(16)沿所述主筋板(15)的長度方向間隔均勻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板(15)至少為三個,位于中間位置的所述主筋板(15)兩側的所述連接件對應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副筋板(19)包括至少兩個以上立板(191)和蓋板(192),至少兩個以上所述立板(191)并排平行且間隔均勻設置,所述立板(191)的兩端連接所述蓋板(192),且每個所述立板(191)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主筋板(15),所述蓋板(192)的表面與所述底座(12)的承載面或連接面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側兩個所述主筋板(15)的外側面設有多個小副筋板(17),所述小副筋板(17)設于所述主筋板(15)的中間位置,所述小副筋板(17)垂直于所述主筋板(15),且所述小副筋板(17)沿所述主筋板(15)的長度方向間隔均勻設置,相鄰兩個所述小副筋板(17)之間設有加強筋(18),所述加強筋(18)的兩端連接相鄰兩個所述小副筋板(17)的內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板(15)的承載面上設有若干螺紋孔(27),所述螺紋孔(27)沿所述主筋板(15)的長度方向間隔均勻設置。
6.一種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包含有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的底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導鉆井下工具振動試驗工裝,還包括卡具,所述卡具包括第一卡具(111)和第二卡具(112),所述第一卡具(111)和第二卡具(112)間隔設于底座(12)的承載面上,用于對被測物(14)進行兩點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698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