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乘用車多擋變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6560.2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4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良;余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3/62 | 分類號: | F16H3/62;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黃志達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乘用車多擋 變速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乘用車多擋變速器,包括輸入軸、輸出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所述輸入軸上連接有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三行星排,第三行星排通過四個離合器分別與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連接,第一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均設置有一個制動器,通過不同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和分離,可實現不同擋位的切換。本發明結構簡單,在滿足多擋位需求的情況下使用較少的零件數量,降低結構復雜性,使制造安裝簡易,減小變速器尺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變速器領域,具體為一種乘用車多擋變速器。
背景技術
變速器作為汽車傳動系統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汽車產品的研發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變速器的主要功能是使乘用車可以更好的適應各種不同的路況,及時調整車速,滿足駕駛員的各種駕駛需求。多擋位變速器可以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提供一個合理的擋位區間,合理的擋位區間既可以滿足一定的駕駛舒適性,又可降低汽車的油耗,保證一定的經濟性。優良的變速器可以極大改善汽車產品的性能。為了提高汽車的駕駛舒適性和節油等方面的特性,自動變速器的研發方向朝著多擋位、小型輕量化的目標發展。多擋位的發展主要考慮汽車的動力性和燃油性,就動力性而言,擋位數多,可以使得發動機發揮最大功率盡可能的使用高功率,提高了汽車的爬坡和加速能力。
目前市場應用比較多的是液力自動變速器,該變速器主要以行星齒輪機構為傳動裝置,行星齒輪機構主要有三類:基本行星齒輪機構、辛普森式齒輪機構、拉維娜式齒輪機構。
但是現有乘用車用行星式變速器一般采用4排及以上基本行星排才可實現較多擋位需求,如現有專利文獻CN101275644A,名稱是“八擋自動變速器”,就是一種需要4個基本行星排來實現8擋位換擋的要求,結構復雜,這樣會使得變速器的結構過大,制作困難,成本比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乘用車多擋變速器,結構簡單,在滿足多擋位需求的情況下使用較少的零件數量,降低結構復雜性,使制造安裝簡易,減小變速器尺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乘用車多擋變速器,包括輸入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輸出軸,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齒圈、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輪,所述第一齒圈外部設置有第一制動器和第四離合器,所述第一行星輪設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且與所述第一太陽輪嚙合,所述輸入軸與第一行星架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和第二行星輪,所述第二行星輪設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且同時與第一行星輪以及第二太陽輪嚙合,所述第二太陽輪外部設置有第三離合器;
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陽輪、第二齒圈、第二行星架和第三行星輪,所述第二齒圈與第三離合器相連,所述第二齒圈與第四離合器相連,所述第二行星架與第一太陽輪之間連接有第一離合器,所述第三太陽輪與第一太陽輪之間設置有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三太陽輪外部設置有第二制動器,所述第三行星輪設置在第二行星架上,且同時與第二齒圈以及第三太陽輪嚙合,所述輸出軸與第二行星架固定連接。
通過所述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一離合器、第二離合器、第三離合器和第四離合器的接合和分離,實現不同擋位的切換。可見,通過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構成一個標準拉維娜結構,該結構相比于普通行星排結構,構成元件少,結構更為緊湊,尺寸更小。
當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將所述第三太陽輪固定,同時,所述第二離合器接合,第一太陽輪和第三太陽輪連接為一個整體,同時,所述第四離合器接合,第一齒圈輪和第二齒圈連接為一個整體,此時實現前進一擋;
當所述第二制動器接合,將所述第三太陽輪固定,同時,所述第一離合器接合,第一太陽輪和第二行星架連接為一個整體,同時,所述第四離合器接合,第一齒圈輪和第二齒圈連接為一個整體,此時實現前進二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65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