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穿戴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4590.X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0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曾榮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0 | 分類號: | A44C5/00;A44C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包括殼體、腕帶、以及支架;腕帶連接在支架上,殼體安裝于支架上并設置有充電接觸端子;殼體和支架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凹槽、另一個上設置有卡接件,凹槽的一端設置有用于供卡接件插入的插接口,凹槽的另一端設置有一卡槽,卡接件由插接口插入凹槽并由凹槽的一端滑動至另一端后嵌置在卡槽中。本發明的可穿戴設備,由于是通過卡接件與凹槽配合,將殼體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架上,在需要充電或在進行通話、拍照、視頻等使用場景下,可快速的將殼體從支架上拆卸下來,無需拆卸腕帶,使得用戶方便的進行充電、通話、拍照、視頻等操作,提升了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兒童手表、智能手表、電子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已經逐漸普及,由于這些設備均具有可穿戴的特性,其通常是包括腕帶和殼體。
以目前主流的智能手表為例,其腕帶與殼體之間的連接與傳統手表相同,是通過生耳實現殼體與腕帶的連接配合,安裝時,需要將帶有彈簧的生耳插入腕帶,然后再將生耳的兩端卡入殼體的固定孔中,在拆卸時,需要撥動生耳上的開關,退回生耳端部的軸頭,殼體才能夠與腕帶分離;
也有一些智能手表是通過腕帶上的按鍵與殼體上的固定孔配合,實現腕帶與殼體的連接,其是在腕帶兩端設置按鍵,并利用彈簧將按鍵頂出,在安裝時,將腕帶的按鍵卡入殼體的固定孔中,拆卸時,按壓按鍵,將殼體與腕帶分離,可供操作的空間較小,拆卸過程較為繁瑣;
由于可穿戴設備上用于充電的接觸端子均是設置在殼體上,因此,以上兩種方式中,在需要充電時,均需要將腕帶從手臂上拆卸下來,并且在進行通話、拍照、視頻等使用場景下,均需要將手腕太高,用于體驗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可穿戴設備,可將殼體快速的從腕帶上拆卸,方便充電和使用,提升用戶體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可穿戴設備,包括殼體、腕帶、以及支架;
所述腕帶連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殼體安裝于所述支架上并設置有充電接觸端子;
所述殼體和支架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凹槽、另一個上設置有卡接件,所述凹槽的一端設置有用于供所述卡接件插入的插接口,凹槽的另一端設置有一卡槽,所述卡接件由所述插接口插入所述凹槽并由所述凹槽的一端滑動至另一端后嵌置在所述卡槽中。
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底面、位于所述底面周緣的側面,所述凹槽開設在所述殼體的側面并沿殼體的周向延伸,所述插接口由所述凹槽一端的底部邊緣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卡接件包括由所述支架的邊緣向上延伸的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頂端向一側彎折的卡接部;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由殼體的表面凸出的彈性定位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定位槽,在所述卡接件嵌置在所述卡槽中時,所述彈性定位件置于所述定位槽中。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另一端底部設置有一沿凹槽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凸緣,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凸緣與凹槽的頂部邊緣之間,所述卡接部與所述支架之間形成一用于供所述凸緣嵌入的避讓槽。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面上設置有一凸臺,所述充電接觸端子設置在所述凸臺上,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用于供所述凸臺嵌入的避讓孔。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面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彈性定位件包括位于所述安裝孔底端部的定位鋼珠、以及用于將定位鋼珠向下頂推的彈性元件。
優選的,所述殼體固定有封蓋于安裝孔頂部的固定片,所述彈性元件為位于所述安裝孔內的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頂于所述固定片和所述定位鋼珠。
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上殼、與所述上殼固定的下殼,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之間形成一內腔,所述內腔中安裝有電路板以及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45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