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塔樁基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4512.X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少青;張輝輝;魏曉瑞;張鋒;楊植杰;梁大江;彭成豪;秦士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17/02;E02D27/12;E02D27/14;E02D5/74;E04H12/08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塔 樁基 結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鐵塔樁基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基坑、承臺、加強筋、錨筋孔和錨筋;基坑在土體中豎直向下挖掘而成,承臺包括上承臺與下承臺,所述下承臺與基坑匹配且位于基坑內,上承臺位于下承臺上方且上承臺與下承臺中軸線相同;加強筋固定連接在承臺內部;所述錨筋孔為下承臺底部均勻間隔預定距離豎直向下開設的孔洞,其深度為1900?2000mm,錨筋直徑小于錨筋孔孔徑,從錨筋孔中央豎直向下插入錨筋孔,通過向錨筋孔澆筑細砂混凝土將錨筋固定在錨筋孔內,錨筋頂端位于下承臺內。本發明利用錨筋將承臺承受鐵塔的重力分散傳至巖層中,降低承臺負擔,增強鐵塔樁基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滿足高原地區和地質軟弱區域的鐵塔穩固設置、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輸電鐵塔基礎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塔樁基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輸電鐵塔是在電力傳輸工程中的重要設備。為了保證電力傳輸的正常工作,輸電鐵塔應該被穩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并具有一定的抗風、抗覆冰等要求。但是隨著輸送線路電壓輸送的提高,輸電線路鐵塔基礎的水平承載能力、傾覆力矩的作用要求越來越高,而采用傳統的基坑澆筑鐵塔,已經不能滿足對鐵塔的固定需求。
為了滿足鐵塔的抗風和抗覆冰等要求,通常在鐵塔主體上開設安裝孔,利用螺栓將加固元件安裝在鐵塔主體上,該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在鐵塔主體上打制安裝孔施工困難,同時由于在鐵塔主體上打制安裝孔破壞了鐵塔主體的結構,其加固性能難以保證。現有技術主要針對的是對鐵塔本身,并未針對鐵塔的基礎進行加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鐵塔加固的問題,尤其是在軟弱土質區域布置鐵塔,若不能通過改進樁基結構提高鐵塔穩定性,鐵塔本身的安裝就是問題。
公告號為CN 204151814 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壓輸電線路鐵塔樁基結構,包括樁承臺、樁、錨桿、基坑,表層土體,所述樁的上端位于樁承臺中,樁承臺位于基坑內,基坑是在表層土體中挖掘而成;所述樁承臺的截面是Π型,樁承臺內部設有加強筋和鋼筋底板,所述加強筋是環形設置,所述鋼筋底板位于樁承臺的中心;所述樁的上端位于樁承臺底面凸出的部分中,徑向傾斜設置,與豎直方向成一定夾角,沿樁錨底端向上設有螺旋。該設計通過將樁承臺設為Π型,且在樁承臺內設置環形加強筋和鋼筋底板,提高樁的抗拉拔能力,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尤其是在高原地區,由于地質土壤軟弱、鐵塔承受風力較大,該設計的淺基坑結構并不能滿足鐵塔設置的固定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新的一種鐵塔樁基結構,解決傳統的鐵塔安裝方式難以滿足高壓線路輸電鐵塔穩定安裝的問題,滿足高原地區和地質軟弱區域的鐵塔穩固設置、安全可靠。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塔樁基結構,包括:
基坑,在土體中豎直向下挖掘而成;
承臺,包括上承臺與下承臺,所述下承臺與基坑匹配且位于基坑內,上承臺位于下承臺上方且上承臺與下承臺中軸線相同;
加強筋,固定連接在承臺內部;
還包括:
錨筋孔,所述錨筋孔為下承臺底部均勻間隔預定距離豎直向下開設的孔洞,其深度為1900-2000mm;
錨筋,所述錨筋直徑小于錨筋孔孔徑,錨筋從錨筋孔中央豎直向下插入錨筋孔,且錨筋底端與巖層間隔預定距離,通過向錨筋孔澆筑細砂混凝土將錨筋固定在錨筋孔內,錨筋頂端位于下承臺內。
進一步的,所述錨筋直徑小于錨筋孔直徑50±10mm,錨筋底端與巖層的間隔距離為150±10mm。
進一步的,所述錨筋孔最少設置9個,在下承臺內呈方陣排列且其中一個錨筋孔位于下承臺的中軸線上,并且上承臺的半徑不超過下承臺中心到最外側錨筋孔的最短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錨筋底端設置定爪,頂端設置機械錨固鋼筋,所述機械錨固鋼筋與錨筋雙面貼角焊縫后與加強筋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包括若干承臺鋼筋,若干承臺鋼筋縱橫交錯并且經過彎折處理后連接形成與基坑匹配的鋼筋籠,位于下承臺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45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