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用安裝檢測裝置及其配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49704.1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70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聯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G01L5/00;E04G21/00;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梁炎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裝配式 建筑 安裝 檢測 裝置 及其 配套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用安裝檢測裝置及其配套系統,屬于裝配式建筑技術領域,本發明可以通過在裝配式預埋預埋監測棒的方式,不僅在裝配時提供引導作用,同時貫穿安裝和使用的全程進行檢測,另外還能起到輔助加固安裝的作用,通過預設的壓力檢測球對壓力進行多點感知,一旦出現異常壓力時,預埋監測棒可以及時檢測到然后根據壓力大小,針對性的反饋磁性排斥力來抵消壓力,從而保證裝配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另外在異常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內部自破裂的方式觸發警報,及時反饋問題信息從而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與現有的安裝后外部檢測方式相比,本發明可以實現高精度永久性檢測,并可以輔助裝配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建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用安裝檢測裝置及其配套系統。
背景技術
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等,因為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代表。
預制梁板是一種梁與板為一個整體,彼此之間共同受力及變形的預制構件,與現澆梁板不同的是,預制梁板是在預制場內預制好后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裝配,亦或是剪力墻預制板之間的裝配,現有技術中往往都是安裝之后通過人工檢測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同時檢測精度較差,重新調整起來也十分的費時費力,另外在安裝結束后,在裝配其它構件和使用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二次問題反映出當時的潛在威脅,現有技術很難直接的檢測到,導致裝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較差。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用安裝檢測裝置及其配套系統,可以通過在裝配式預埋預埋監測棒的方式,不僅在裝配時提供引導作用,同時貫穿安裝和使用的全程進行檢測,另外還能起到輔助加固安裝的作用,通過預設的壓力檢測球對壓力進行多點感知,一旦出現異常壓力時,預埋監測棒可以及時檢測到然后根據壓力大小,針對性的反饋磁性排斥力來抵消壓力,從而保證裝配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另外在異常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內部自破裂的方式觸發警報,及時反饋問題信息從而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與現有的安裝后外部檢測方式相比,本發明可以實現高精度永久性檢測,并可以輔助裝配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用安裝檢測裝置及其配套系統,包括預埋監測棒,所述預埋監測棒包括主棒體、一對連接端以及一對引導齒套,一對所述連接端分別連接于主棒體左右兩端,所述引導齒套固定套接于連接端外端,且引導齒套延伸出連接端外端面,所述主棒體內中心處安裝有內控制系統,所述主棒體外端鑲嵌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壓力檢測球,所述壓力檢測球內端連接有壓力傳感器,所述主棒體內還安裝有多個與壓力檢測球相對應的電磁屏蔽盒,所述電磁屏蔽盒上安裝有多個與壓力檢測球相對應的第一電磁鐵,所述連接端內端嵌裝有第二電磁鐵,所述內控制系統內集成有控制模塊和電源模塊,且控制模塊與電源模塊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均與控制模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壓力檢測球包括檢測半球、傳力半球和控形柱,所述檢測半球和傳力半球之間對稱連接,所述控形柱連接于傳力半球與檢測半球內頂壁之間,檢測半球起到多點感知壓力的作用,然后借由傳力半球將壓力反饋給壓力傳感器,控形柱則起到對檢測半球的支撐作用,在裝配時通過對檢測半球進行加熱,控形柱會軟化并在彈力作用下始終貼緊預制板的預留槽內,然后在冷卻后固化具有良好的強度來感知壓力,從而實現高精度的壓力感知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聯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聯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97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