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6329.5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7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梁;耿佃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曉東 |
| 主分類號: | C08G18/76 | 分類號: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38;C08G18/32;C08G18/10;C08K9/06;C08K3/04;C08K5/544;B65G15/3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641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改性 石墨 聚氨酯 傳送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改性石墨烯:將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無水乙醇混合后,加入冰醋酸調節pH值至3~5,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在60~80℃下反應18~24h,再加入還原劑,在60~70℃下反應18~24h,即得改性石墨烯;
(2)制備A、B組分:將聚酯多元醇在100~120℃抽真空脫水1.5~2.0h,降溫45~55℃后加入異氰酸酯、硅烷偶聯劑和改性石墨烯,升溫至70~80℃反應2~2.5h,得到NCO含量為5~15wt%的預聚體,即A組分;B組分為擴鏈劑;
(3)將A組分與B組分混合均勻,在模具中成型,脫模,熟化,即得聚氨酯傳送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無水乙醇的質量比為0.5~3:1~2:15~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氧化石墨烯的加入量為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40~60wt%。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還原劑為硼氫化鈉,加入量為氧化石墨烯質量的15-25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以重量份數計,A組分和B組分的原料用量如下:
A組分:
B組分:
擴鏈劑 10~30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為2,分子量為2000。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異氰酸酯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8.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硅烷偶聯劑為KH-550。
9.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擴鏈劑為液體MOCA、三羥甲基丙烷、1,4-丁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石墨烯的聚氨酯傳送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模具溫度為80~90℃,成型壓力為5~10MPa;脫模時間為20~30min;熟化溫度為75~90℃,熟化時間為18~24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曉東,未經荊曉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632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穩壓結構及熱力系統
- 下一篇:一種拋光藍寶石外圓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