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頸部按摩貼片與貼片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6061.5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6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孔令海;曹學浩;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璞瑞達薄膜開關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龍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頸部 按摩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絕緣基膜,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接觸面上設置有按摩電極,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壓合面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按摩電極的互連線;
第二絕緣基膜,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壓合面上,所述第二絕緣基膜的表面形成有按摩驅動線路與發熱驅動線路,并且所述第二絕緣基膜內一體形成有外接膜部,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所述發熱驅動線路包括發熱電極以及交替連接所述發熱電極的兩側排線;
石墨烯發熱層,形成在所述第二絕緣基膜上,并覆蓋連接所述發熱驅動線路的所述發熱電極;
其中,電連接所述發熱驅動線路的第一端子點與電連接所述按摩驅動線路的第二端子點對齊排列在所述外接膜部的插接側,所述外接膜部能往遠離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方向翹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膜部的所述插接側與相鄰所述插接側的鄰接側邊由連續延伸的槽孔圍繞形成,所述槽孔的圖形重疊在所述第一絕緣基膜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發熱層為區塊化,所述外接膜部以及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的內接點均位于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之間;
更具體的,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的內接點還位于所述兩側排線之間,所述互連線電連接所述按摩電極的穿孔接點位于所述兩側排線之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另包括:跨接線路層,形成于所述第二絕緣基膜與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上,所述跨接線路層包括測溫線路,所述測溫線路在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上形成外接點,并電連接至所述外接膜部的第三端子點,所述外接點供直接接合溫度感測芯片在所述頸部按摩貼片上;
優選地,基于所述插接側由中間至側邊的排列順序是所述第一端子點、所述第三端子點與所述第二端子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線路層還包括非線性二維曲折形式的保護線,排列在所述第一端子點、所述第二端子點與所述第三端子點的兩側;
優選地,所述保護線跨過所述按摩驅動線路。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基膜與所述第二絕緣基膜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的平面膠囊形;
優選地,所述按摩電極為區塊化,其區塊間隙是順從人體頸部延伸方向而形成。
7.一種頸部按摩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頸部套環以及位于所述頸部套環中間的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接口可拆卸設置有電極片,所述電極片包括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頸部按摩貼片。
8.一種貼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頸部按摩貼片,其中所述按摩驅動線路與所述發熱驅動線路形成于同一銀漿印刷圖形層中。
9.一種貼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絕緣基膜,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接觸面上設置有按摩電極,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壓合面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按摩電極的互連線;
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壓合面上設置第二絕緣基膜,所述第二絕緣基膜的表面形成有按摩驅動線路與發熱驅動線路,并且所述第二絕緣基膜內一體定義有外接膜部,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所述發熱驅動線路包括發熱電極以及交替連接所述發熱電極的兩側排線;
在所述第二絕緣基膜上形成石墨烯發熱層,所述石墨烯發熱層覆蓋連接所述發熱驅動線路的所述發熱電極;
其中,電連接所述發熱驅動線路的第一端子點與電連接所述按摩驅動線路的第二端子點對齊排列在所述外接膜部的插接側,所述外接膜部能往遠離所述第一絕緣基膜的方向翹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貼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外接膜部的所述插接側與相鄰所述插接側的鄰接側邊由連續延伸的槽孔圍繞形成,所述槽孔的圖形重疊在所述第一絕緣基膜上;
或者,所述石墨烯發熱層為區塊化,所述外接膜部以及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的內接點均位于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之間;更具體的,所述按摩驅動線路電連接所述互連線的內接點還位于所述兩側排線之間,所述互連線電連接所述按摩電極的穿孔接點位于所述兩側排線之外;
或者,所述貼片制造方法還包括:在所述第二絕緣基膜與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上形成跨接線路層,所述跨接線路層包括測溫線路,所述測溫線路在所述石墨烯發熱層上形成外接點,并電連接至所述外接膜部的第三端子點,所述外接點供直接接合溫度感測芯片在所述頸部按摩貼片上;優選地,基于所述插接側由中間至側邊的排列順序是所述第一端子點、所述第三端子點與所述第二端子點;
或者,所述跨接線路層還包括非線性二維曲折形式的保護線,排列在所述第一端子點、所述第二端子點與所述第三端子點的兩側;優選地,所述保護線跨過所述按摩驅動線路;
或者,所述第一絕緣基膜與所述第二絕緣基膜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的平面膠囊形;優選地,所述按摩電極為區塊化,其區塊間隙是順從人體頸部延伸方向而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璞瑞達薄膜開關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璞瑞達薄膜開關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606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絕緣型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下一篇:一種去離子管道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