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水砂三相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3612.2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4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東大盛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5/00 | 分類號: | B04C5/00;B04C5/04;B04C5/103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316 黑龍江省大慶***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水 三相 分離 裝置 | ||
一種油水砂三相分離裝置。主要用于處理含有少量砂相的含油污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裝置,具有切向入口、旋流腔、排砂孔、引流斜面、出砂口、底流口以及溢流管道;其中,旋流腔內部具有兩個螺旋流道,使來液通過螺旋流道后獲得更大的離心加速度,縮短分離時間;所述排砂孔用于為密度較大的砂相提供甩向器壁的通道,引流斜面用于使砂相繼續向下運移,經由出砂口排出;經過排砂處理后的污水繼續向下運移至離底流口較近的螺旋流道,并在螺旋流道上獲得離心加速度后加速分離;水相處于旋流分離的最外層并在離心加速度的作用下甩向器壁,從多相分離外殼底端流出;油相始終處于旋流液體的中心,通過溢流管道向上排出裝置。本種分離裝置針對油、水、砂的三相分離,具有良好的分離性能和分離精度。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一種應用于石油、化工、食品以及環保等領域中的三相介質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為實現多相介質分離,可以通過數個旋流器串聯或并聯來實現,但此類現有三相分離設備大多體積較大且安裝不方便,同時對應用環境要求較高,使用不夠靈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現有技術問題,本專利提供了一種新的油水砂三相分離裝置,該種裝置雖然仍舊采用除砂旋流分離原理,但是卻具有處理工藝簡單、運轉連續、使用靈活方便以及分離效率高的特點,并可用于兩相或三相混合介質的分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種油水砂三相分離裝置,具有多相分離外殼5、溢流管道6、介質總入口1、出砂口3和水相出口4,介質總入口1位于多相分離外殼5的上方。其獨特之處在于:
所述分離裝置還包括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7。
所述多相分離外殼5的內部為三相分離區域,具有一個旋流腔,在所述旋流腔的腔壁上半部分設有排砂孔501和引流斜面502,在所述旋流腔的下部設有分離錐體段和一段外接的底流管;多相分離外殼5的筒壁包絡著腔壁上半部分的排砂孔501、引流斜面502、分離錐體段和一部分外接的底流管,其底部接出砂口3。
所述溢流管道6為油相出口管道,由出油管道連接上方的法蘭盤和下方的第二螺旋流道,法蘭盤焊接在出油管道上,第二螺旋流道位于出油管道的最下方;整個溢流管道6處于所述多相分離外殼5內部的旋流腔內,第二螺旋流道位于排砂孔501和引流斜面502的下方,第二螺旋流道的底面高度與分離錐體段的頂部持平。
所述第一螺旋流道7為一個多流道的流道,至少包括五個入口;所述第一螺旋流道7通過焊接的方式溢流管道6相連接,連接后,所述第一螺旋流道7亦位于所述旋流腔的內部,但第一螺旋流道7高于排砂孔501和引流斜面502所在的位置。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裝置進行了兩次加速旋流分離,采用兩個螺旋流道串聯,大大縮短分離時間,提高分離效率,解決現行設備分離時間長的弊端。在高精度脫油前將砂相分離出去,避免含砂條件對旋流分離性能的不利影響,且內部設有引流斜面,便于固體排出裝置。通過將兩級旋流裝置的巧妙結合,可以實現同一裝置內的高效三相分離。本裝置處理工藝簡單、設備體積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且能能實現連續性分離。既可應用于石油化工行業,又可用于食品、環保等其它領域,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下面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本裝置采用的兩個特殊的螺旋流道串聯,使得介質通過兩次旋流分離,不僅大大的縮短了分離時間,還充分的提高了分離效率。
其次,本裝置采用了先固液分離再液液分離的多級分離外殼結構,在高精度脫油前將砂相分離出去,避免含砂條件對旋流分離性能的不利影響,且內部設有引流斜面和排砂孔,便于固體排出旋流腔。
再次,本裝置結構簡單,只包含多相分離外殼、溢流管道、螺旋流道三部分,處理工藝簡單、設備體積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且能實現連續性分離。
最后,本裝置可以實現油水砂三相的單相分離。既可應用于石油化工行業,又可用于食品、污水處理等其它領域,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和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東大盛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大慶東大盛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36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