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等寬軋制輥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3574.0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8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寶氣;陸聰;陳東榮;馬先富;蔡國慶;劉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27/02 | 分類號: | B21B27/02;B21B31/07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韋永青;李粵 |
| 地址: | 545002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軋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等寬軋制輥,包括中間輥身及兩端輥頸的軋輥,軸承座安裝在所述軋輥的輥頸處,兩端所述軸承座靠近所述軋輥輥身的內側通過螺栓安裝有內端蓋,所述內端蓋與所述軋輥輥頸之間設有一端抵于所述軋輥輥身的柔性弧形彎曲的定距環,所述定距環彎曲徑向的一段與所述內端蓋之間設有油封,所述定距環彎曲徑向的一段與所述內端蓋之間水封,所述水封鑲嵌于所述內端蓋的凹槽內;在兩端所述軸承座之間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內端蓋的軸向寬度減小,所述定距環的軸向寬度減小,所述軋輥輥身的長度增加。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現有冷軋平整機組輥身長度有限,不合適多規格軋鋼的生產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軋鋼鋼板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冷軋平整機組的等寬軋制輥。
背景技術
一般的冷軋平整機組的軋輥,包括工作輥、支撐輥等等軋輥,其輥身長度有限,因而能夠滿足的軋制寬度也有限,如冷軋1250平整機組,工作輥、支撐輥等軋輥兩端通過兩端的軸承座安裝在機組的機身上,如圖1、圖2所示,軋輥近A端的一側連接傳動裝置,軋輥近B端的一側連接操作裝置,軋輥包括輥身1-1,L1=1250毫米,及兩端的輥頸1-2,軸承座8安裝在軋輥的輥頸1-2處,軋輥兩端軸承座中心之間的距離為L2,L2=2240毫米,兩軸承座8靠近輥身的內側通過螺栓2安裝有內端蓋3,內端蓋3與軋輥輥頸1-2之間設有一端抵于軋輥輥身1-1軸肩縱面的柔性弧形彎曲的定距環4,定距環4彎曲徑向的一段與內端蓋3之間設有壓蓋6,定距環4彎曲徑向的一段與內端蓋3之間設有油封7,壓蓋6與定距環4處設有水封5,此時內端蓋3與軸承座8連接的端面與內端蓋3靠近軋輥輥身的一側端面間距離為b1,即內端蓋的軸向寬度為b1,b1=118毫米,定距環4兩端的距離為b2,即定距環的軸向寬度為b2,b2=155毫米,由于此時軋輥輥身長度L1為1250毫米,因而只滿足軋制寬度為1000毫米。隨市場需要,整個機組軋制的軋鋼規格單一,軋機作業率較低,不適應生產需要,不能生產大于1000毫米寬帶鋼,不能為冷軋更靈活的調整產品結構提供保障,給生產帶來嚴重的制約。因此如何升級改造變得十分緊迫而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等寬軋制輥,以解決現有冷軋平整機組輥身長度有限,不合適多規格軋鋼的生產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等寬軋制輥包括中間輥身及兩端輥頸的軋輥,軸承座安裝在所述軋輥的輥頸處,兩端所述軸承座靠近所述軋輥輥身的內側通過螺栓安裝有內端蓋,所述內端蓋與所述軋輥輥頸之間設有一端抵于所述軋輥輥身的柔性弧形彎曲的定距環,所述定距環彎曲徑向的一段與所述內端蓋之間設有油封,所述定距環彎曲徑向的一段與所述內端蓋之間水封,所述水封鑲嵌于所述內端蓋的凹槽內;在兩端所述軸承座之間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內端蓋的軸向寬度減小,所述定距環的軸向寬度減小,所述軋輥輥身的長度增加。
上述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可以是:所述油封為骨架式油封。
進一步的:所述定距環為采用42CrMo材料制作而成的定距環。
進一步的:所述水封為采用氟橡膠材料制作的V型水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等寬軋制輥在兩軸承座間距不變,即不改變機組的其他設備,只將原來的壓蓋去掉,只留下水封,并且把水封設計鑲嵌在內端蓋的凹槽內,即可以使用小尺寸的內端蓋,柔性材料的定距環的寬度也自然相應減小,即可增加軋輥輥身的長度,其他設備不變,投入成本低,效果明顯,減少設備采購效益可達1000萬元以上,投入使用后,便可以進行等寬軋制生產,適應各種形式帶鋼尺寸變化,有效解決市場品種需求,提高生產節奏,為調整產品結構提供保障,同時有效降低軋制較寬帶鋼時軋輥邊部應力集中易疲勞剝落風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帶鋼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B處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D處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35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