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2064.1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5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德亮;李錦輝;邱永聰;龐偉聰;林智光;葉小兵;徐新育;張國鳳;馮偉宏;李懷新;陳輝煌;劉用權;江澤慧;郭億嬌;朱云鴻;陳凱南;黃丹;曹仲瑩;陳彩玲;王韶春;鄧壽明;鄧軍平;郭建華;陳梅珍;陳建南;劉厚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21/00 | 分類號: | G01G21/00;B22D11/18;B22D2/00 |
| 代理公司: | 韶關市雷門專利事務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最明 |
| 地址: | 512122 廣東省韶關市曲***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鑄機 稱重 傳感器 裝置 | ||
1.一種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傳力承壓結構(5),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穿設于導向套(2)內,且通過所述導向套(2)安裝在所述箱體(1)上;
壓頭(10),所述壓頭(10)設于所述箱體(1)內,且所述壓頭(10)連接于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的下方;
稱重傳感器(11),所述稱重傳感器(11)設于所述箱體(1)內,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通過所述壓頭(10)將力傳輸給所述稱重傳感器(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包括第一圓柱體、設于所述第一圓柱體的下方的限位體以及設于所述限位體的下方的第二圓柱體,所述限位體穿設于所述箱體(1),所述限位體靠近所述第一圓柱體的一側沿其水平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一圓柱體的外徑,所述第二圓柱體與所述壓頭(1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具有一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沿其水平方向設置有一鋼板,所述鋼板的端部對應與所述容納腔的側壁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頭(10)、所述稱重傳感器(11)均設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壓頭(10)、所述稱重傳感器(11)均位于所述鋼板的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側壁對稱均設置有通氣管孔(8)、傳感器線孔(9),且所述通氣孔管孔、所述傳感器線孔(9)均貫穿所述箱體(1)的側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套(2)依次貫穿所述箱體(1)的頂部、所述鋼板,所述導向套(2)通過螺栓(6)固定在所述箱體(1)上,所述導向套(2)沿其豎直方向設置有傳力工位,所述傳力工位貫穿于所述導向套(2)的中心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套(2)的內部沿其豎直方向設置有輪胎膠(4),所述輪胎膠(4)分布于所述傳力工位的外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設于所述傳力工位內,且與所述傳力工位間隙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板(3),所述壓板(3)設于所述導向套(2)的上方,所述壓板(3)通過所述螺栓(6)固定連接在所述導向套(2)上,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穿設于所述壓板(3)并位于所述傳力工位內,且所述卡接部與所述壓板(3)卡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機稱重傳感器傳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頭(10)的頂部設置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內設置有墊片,所述墊片與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接觸,所述壓頭(10)的中部位置設置有圓孔,所述圓孔沿其豎直方向分別貫穿所述壓頭(10)的底部以及所述容納槽,所述圓孔的圓心與所述傳力承壓結構(5)的豎直中心線以及所述稱重傳感器(11)的豎直中心線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206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