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鹽堿地水田中地塊高差不同的防滲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35359.6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2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偉;米鐵柱;劉林;李永祥;王晶;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E02D3/046;E02D17/02;E02D17/04;E02D17/18;E02D31/06;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三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肖太升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堿地 水田 地塊 高差 不同 防滲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鹽堿地水田中地塊高差不同的防滲處理方法,在地勢高的一側設置防滲膜以防止高程大的田塊向低高程田塊串水,本發明的防滲處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高程大的田塊向低高程田塊串水,避免地勢低處田塊堆積鹽分過多,有利于作物生長;同時本發明的鋪設方法可以防止防滲膜發生位移,以免影響防滲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鹽堿地改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鹽堿地水田中地塊高差不同的防滲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地改良過程中,由于土地平整度不同,導致相鄰田塊間高差過大,使得高程大的田塊向低高程田塊串水,導致地勢低處田塊堆積鹽分過多,使作物無法生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鹽堿地水田中地塊高差不同的防滲處理方法,在地勢高的一側設置防滲膜以防止高程大的田塊向低高程田塊串水,具體方法如下:
(1)開挖土體
在田間道靠近高程大的田塊的半側及靠近田間道的高程大的田塊開鑿土體,自田間道向高程大的田塊方向依次形成第一槽部、平脊部和第二槽部;
所述平脊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槽底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槽部的槽底的水平高度;
所述第一槽部位于田間道面下;
所述平脊部位于田間道下面且一側與第一槽部相鄰,另一側與第二槽部相鄰;
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與所述平脊部的相鄰的邊緣之間為斜坡,斜坡的坡度為1:0.33-1:1;由于開挖深度較深,基坑深度多數在水位以下,若坡度過小會導致開挖時邊坡坍塌無法施工;而坡度大于1:1時將導致開挖面積增大,施工和材料浪費。
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與所述平脊部的相鄰的邊緣之間為斜坡,斜坡的坡度為1:0.33-1:1;
所述平脊部的高度≥高程大田塊的生產水位高度;生產水位指的是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田間補充水面的最大高度,通常為20cm,而該水位常為泡田期的水位,持續時間為7天。
所述第二槽部的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線以下80cm;;若開挖深度過小或在水位線以上,將導致隔水層深度不足,地下水在田塊間相互流通,失去防滲效果。
平脊部寬度宜為50cm-100cm,寬度過小將導致平脊部和平脊部處的防滲膜隨回填施工和基礎沉降位移到水位以下,失去防滲作用。
所述第一槽部的深度不小于50cm。小于50cm將導致回填后第一槽部和平脊部對防滲膜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撐第二槽部回填土對防滲膜的向下的拉力,最終導致防滲材料整體下移,失去防滲作用。
(2)鋪設防滲膜
在第一槽部的水平槽底、平脊部、第二槽部的水平槽底以及平脊部的兩側的斜坡上鋪設防滲膜;所述防滲膜為HDPE防滲膜;
鋪設在第二槽部槽底的防滲膜的寬度不小于50cm;防滲膜在第二槽部槽底起到防滲膜整體固腳的作用,隨施工回填或地基沉降、水位升高、地基擾動等因素,若此部位寬度小于50cm將導致固腳失去作用,防滲膜整體上移。
鋪設在第一槽部槽底的防滲膜的寬度不小于30cm;防滲膜在第一槽部槽底起到防滲膜整體壓頂作用,隨時施工回填或地基沉降、水位升高、地基擾動等因素,若此部位寬度小于30cm將導致壓頂部位失去作用,防滲膜整體下移。
防滲膜鋪設時,通體豎向鋪設,即一張整體的防滲膜從第一槽部的槽底開始,經過上斜坡、平脊部、下斜坡,最終到達第二槽部槽底;相鄰防滲膜間應采用熱熔焊接方法連接;
(3)素土回填夯實
將步驟(1)開鑿的土體進行回填,并夯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53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