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計算機機箱的多重復合式防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34964.1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8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練月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練月梅 |
| 主分類號: | G06F1/18 | 分類號: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艷俠 |
| 地址: | 22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機 機箱 多重 復合 防護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計算機機箱的多重復合式防護裝置,包括機箱,機箱的主體為箱體外殼,箱體外殼的內腔設置器件裝載腔,器件裝載腔與箱體外殼之間設置有防護層,防護層包括有外固框體、外置防護板和內置防護板,外固框體與箱體外殼設置為一體化結構,外置防護板包括有硬質外側板、框架網格板和第一銜接基板,硬質外側板、框架網格板和第一銜接基板呈一體化結構,硬質外側板呈區域性設置在框架網格板的外側,內置防護板包括有第二銜接基板、透氣纖維復合板和內置緩沖墊層。本發明對機箱內部的電腦配件進行保護,同時不會影響機箱內腔的體積占用,能夠滿足現代化機箱往輕便,體積小的方向發展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計算機機箱的多重復合式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已經越來越融入人們的生活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計算機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計算機主機箱作為計算機配件的部分,用于放置和保護各計算機配件。計算機機箱一般都是通過外殼來對其進行保護,外殼上設有散熱孔,從而使得灰塵容易從散熱孔內進入機箱內,從而一般在外殼上設有濾網從而對計算機機箱進行防塵,但濾網在長期使用時容易使得濾網發生堵塞,從而給人們帶來不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計算機機箱防護裝置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計算機機箱防護裝置,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帶動凸輪轉動,凸輪轉動帶動第二濾網進行下降,第二濾網下降使得第二彈簧處于壓縮狀態,當凸輪繼續轉動時,此時第二濾網便會在第二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從而實現第二濾網的來回移動,此時凸輪便會帶動升降座向上運動,升降座向上移動便會帶動限位座壓縮第一彈簧從而使得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該專利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實際作業是,對機箱的內腔占用大量的空間,導致主機內置的設備安裝空間很小,并且也無法符合現在機箱日益輕便化的設計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機箱的多重復合式防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計算機機箱的多重復合式防護裝置,包括機箱,所述機箱的主體為箱體外殼,所述箱體外殼的內腔設置器件裝載腔,所述器件裝載腔與箱體外殼之間設置有防護層,所述防護層包括有外固框體、外置防護板和內置防護板,所述外固框體與箱體外殼設置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外固框體與外置防護板相銜接,外置防護板和內置防護板相銜接,所述外置防護板包括有硬質外側板、框架網格板和第一銜接基板,所述硬質外側板、框架網格板和第一銜接基板呈一體化結構,所述硬質外側板呈區域性設置在框架網格板的外側,硬所述第一銜接基板設置在框架網格板的內側四角位置,所述內置防護板包括有第二銜接基板、透氣纖維復合板和內置緩沖墊層,所述外置防護板和內置防護板之間存在間隙并且設置有銜接筒,所述外固框體與外置防護板之間設置有豎向固定條和橫向固定條,所述硬質外側板的拐角位置設置有鉗式口,所述鉗式口分叉為下置頂角和上置頂角,所述下置頂角和上置頂角之間設置有斜向架,所述斜向架與外固框體組合為三角形結構,所述斜向架的一端卡入至橫向固定條的底部,所述斜向架的另一端蓋合在橫向固定條的頂部,所述斜向架中間位置設置有插合片,所述插合片嵌合下置頂角和上置頂角的間隙中并且通過鎖合栓固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體外殼的前后側均設置有開合口,前后兩側的開合口處通過合頁栓安裝有閉合蓋板。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硬質外側板覆蓋面積為框架網格板的一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氣纖維復合板采用多重復合纖維熱壓后制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銜接基板、透氣纖維復合板之間呈螺栓固定安裝。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氣纖維復合板和內置緩沖墊層通過固定膠粘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練月梅,未經練月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49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