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34464.8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0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龔輝;明同慶;萬雙林;龔妍月;王晨博;毛明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睿翔天澤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41/00 | 分類號: | C10B4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趙愛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炭化 壓力 控制系統 密封 活塞 水封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包括安裝板、活塞套、活塞桿和氨水管,活塞套固定安裝于安裝板,活塞套的沿上下向設置有的通道,通道包括位于活塞套的下段的第一水封區域,活塞套間隔第一水封區域處設置有氨水注入孔,氨水注入孔連通至通道;活塞桿沿上下向往復移動地安裝于通道,活塞桿的下端伸出于通道的下通道口,以與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相連接;氨水管固定安裝于安裝板,氨水管連通氨水注入孔設置,用以將氨水經氨水注入孔注入至通道的第一水封區域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氨水注入孔與第一水封區域間隔設置,從而防止了在第一水封區域反應的氨水和焦油產生的雜質對氨水注入孔的堵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焦爐炭化室壓力調節系統調壓閥執行連桿用水封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焦爐集氣管內是收集所有炭化室內部因煤燃燒后所產生的荒煤氣,它的管內壓力則是非常重要的煉焦工藝參數,其壓力大小由焦爐各個炭化室內部當前實際壓力所決定。集氣管壓力的穩定直接關系到焦餅產品的質量,同時影響著焦爐上空的空氣質量。一旦焦爐炭化室內壓力過大,就會沖開炭化室上升蓋,并直接向大氣外排由炭化室內燃燒煤所產生的荒煤氣,而這種荒煤氣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成份,它不僅危害著在崗職工的身體健康,同時污染著焦爐周邊的大氣環境。以前焦爐集氣管壓力調節方式為粗放式,其效果比較差,煤氣回收率很低,有害氣體被大量排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環境。
直立式球面塞執行機構是一種能夠對焦爐碳化室壓力進行精細化調節的執行裝置,執行機構的連桿是由橋管壁插入伸至集氣管的,在壓力調節過程中頻繁上下移動,其與橋管插入口的套管有一定的間隙,導致對人體有害的荒煤氣逸散到空氣中。由于炭化室的溫度較高,執行機構的連桿受熱后容易變彎曲嚴重影響執行裝置的調節功能,另外惡劣的現場作業環境會使執行機構的連桿容易附著大量的焦油,大量的焦油附著在連桿上,使連桿散熱差,上下運行受阻,造成設備故障,嚴重影響生產。
因此,需要一種裝置對焦爐炭化室壓力調節系統中對直立式球面塞調壓閥執行機構的升降連桿進行密封,從而減少害氣體向大氣排放數量,提高煤氣的回收率,現有的水封裝置,氨水注入口容易堵塞,從而導致水封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旨在提高對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的活塞桿的水封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包括:
安裝板;
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固定安裝于所述安裝板,所述活塞套的沿上下向設置有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活塞套的下段的第一水封區域,所述活塞套間隔所述第一水封區域處設置有氨水注入孔,所述氨水注入孔連通至所述通道;
活塞桿,所述活塞桿沿上下向往復移動地安裝于所述通道,所述活塞桿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通道的下通道口,以與所述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相連接;以及,
氨水管,所述氨水管固定安裝于所述安裝板,所述氨水管連通所述氨水注入孔設置,用以將氨水經所述氨水注入孔注入至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水封區域內。
可選地,所述單炭化室壓力控制系統密封活塞水封裝置還包括:
水封套,所述水封套對應所述第一水封區域套設在所述活塞套的外圍,且所述水封套的內壁與所述活塞套的外壁相間,以在所述相間處限定出與所述第一水封區域相連通的第二水封區域。
可選地,所述通道的內徑比所述活塞桿的外徑大1mm到5mm。
可選地,所述水封套的底部與所述活塞套的底部相間,且所述水封套的底部與所述活塞套的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mm到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睿翔天澤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睿翔天澤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44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