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棱錐異型軸孔傳動副的配合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34148.0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8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袁華;段昌文;楊雪琴;徐海燕;聞俊飛;楊意松;稅順云;劉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14 | 分類號: | B23P15/14;G01B5/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蘊博君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鄭勇 |
| 地址: | 402263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棱錐 異型 傳動 配合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棱錐異型軸孔傳動副的配合加工方法,保證了三棱錐異型軸孔的配合關系。包括:計算葉輪測量面到主軸測量面之間的距離D;設計、制作測量三棱錐軸用的套規,以及測量三棱錐孔用的塞規,將套規、塞規組合后,測量、記錄套規測量面與塞規測量面的高度差B;加工主軸上的三棱錐軸結構;在主軸的三棱錐軸結構上使用套規,測量、記錄主軸測量面到套規測量面的距離C;計算出塞規測量面到葉輪測量面的理論距離A;留余量加工葉輪上三棱錐孔結構,每次加工后使用塞規檢測,并測量塞規測量面到葉輪測量面的距離,再根據該測量距離與理論距離A的差值進行刀補并繼續加工,直至測量距離與理論距離A相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增壓器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棱錐異型軸孔傳動副的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為適應市場需求,新型增壓器壓縮氣體的葉輪和帶動葉輪旋轉的主軸連接和定位結構改進為三棱錐孔、軸形式的傳動副,該種傳動副不僅傳動平穩,連接可靠,而且因為帶著有錐度,因此能夠自定心,使得增壓器即使在大功率下也能低噪音和低振動的工作。但該傳動副存在加工難點,主要是孔和軸的配合位置結構特殊,孔使用三軸加工中心加工,軸使用四軸設備磨削或銑削,加工過程存在刀具磨損,刀具磨損程度無法精確控制,使得實際加工結果與理論值存在一個不定量的偏差,該偏差直接導致后續整機裝配失敗;同時因為無法使用現有檢具直接檢測加工結果,只能通過事后三坐標儀進行離線檢測,且該結構為異型結構,離線檢測后無法找回加工基準,所以不合格品無法返工,報廢率較高。鑒于以上問題,需要開發出一套配合加工的方法,繞開刀具磨損無法精確控制,解決加工結果必須離線檢測的問題,使得同批次加工零件能正常裝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三棱錐異型軸孔傳動副的配合加工方法,保證了三棱錐異型軸孔的配合關系,降低了增壓器葉輪和主軸的報廢率、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三棱錐異型軸孔傳動副的配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增壓器葉輪和主軸的設計配合關系,計算葉輪測量面到主軸測量面之間的距離D;
S2、根據葉輪和主軸的設計尺寸,設計、制作測量三棱錐軸用的套規,以及測量三棱錐孔用的塞規,將套規、塞規組合后,測量、記錄套規測量面與塞規測量面的高度差B;
S3、加工主軸上的三棱錐軸結構;
S4、在主軸的三棱錐軸結構上使用套規,測量、記錄主軸測量面到套規測量面的距離C;
S5、計算出塞規測量面到葉輪測量面的理論距離A,A的計算公式為:
A=B+D-C;
S6、留余量加工葉輪上三棱錐孔結構,每次加工后使用塞規檢測,并測量塞規測量面到葉輪測量面的距離,再根據該測量距離與理論距離A的差值進行刀補并繼續加工,直至測量距離與理論距離A相等。
優選地,所述步驟S3中,試切件驗證后,通過四軸設備磨削或銑削加工主軸上的三棱錐軸結構;所述步驟S6中,通過三軸加工中心加工葉輪上三棱錐孔結構。
優選地,所述步驟S2中,套規、塞規組合方式為:將塞規的小徑端插入套規的大孔端直至最大值,無過盈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解決了三棱錐孔、軸傳動副加工過程中無法在線測量加工結果導致零件裝配關系不正確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葉輪和三棱錐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主軸和三棱錐軸結構示意圖;
圖3為葉輪和主軸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4為塞規結構示意圖;
圖5為套規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41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