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34003.0 | 申請日: | 2016-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67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兒玉賢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凸版印刷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37/00 | 分類號: | A61M37/00;B29C45/14;B29C45/00;B29K69/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針 | ||
本發明涉及能夠容易地向皮膚穿刺的微針,該微針具備:突起部,用于在皮膚上穿孔,且具有沿著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貫通上述突起部的貫通孔;以及支撐面,是對上述突起部進行支撐的平坦面,構成為被壓貼于皮膚,沿著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而上述突起部具有的長度為長度H,上述支撐面的面積為面積S,上述面積S相對于上述長度H之比、即S/H為2.1以上10.5以下,上述突起部是向皮膚穿孔的針尖。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6年2月10日、申請號為201680005341.5、發明名稱為“微針”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經皮給藥用的微針。
背景技術
作為將疫苗等藥劑向體內進行給藥的方法,已知有使用微針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微針在基體的表面上具有突起部,該突起部具有針形狀。在使用微針的給藥方法中,通過將基體壓貼到皮膚上而使突起部穿刺于皮膚,從突起部形成的孔將藥劑向皮膚的內部送入。突起部的長度為未達到皮膚的真皮層的神經細胞的長度,因此在使用微針的給藥方法中,與使用注射針的給藥方法相比,能夠抑制在皮膚上形成孔時的疼痛。并且,在使用微針的給藥方法中,與使用注射針向皮下給藥的方法相比,由于藥劑被向抗原呈遞細胞豐富地存在的皮內給藥,因此存在能夠減少藥劑的給藥量的可能性。
在使用微針的藥劑的給藥方式的一個方式中,使用形成有在突起部的延伸方向上貫通基體和突起部的貫通孔的微針,經由貫通孔將液狀的藥劑即液劑向皮內給藥。通常,在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液劑進行給藥的情況下,使用用于對突起部向皮膚的穿孔、液劑向貫通孔的供給進行輔助的敷貼器等裝置。
例如,以在液劑的給藥中抑制液劑的一部分向皮膚表面、皮下泄漏為目的,而提出有具備對突起部向皮膚的插入深度進行控制的限制器、以及在突起部的周圍抑制皮膚的變形的穩定器的裝置(參照專利文獻2)。此外,例如,提出有如下裝置:在微針的周圍組裝彈簧,通過彈力向突起部賦予用于對皮膚進行穿孔的作用力,并且,在液劑的給藥中抑制突起部從皮膚拔出(參照專利文獻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167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9-51657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表2013-50077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突起部所穿刺的對象即皮膚具有規定的彈性。因此,在突起部穿刺于皮膚時,根據突起部向皮膚的表面賦予的力而皮膚伸展或者收縮。這樣的皮膚的變形會使突起部對皮膚的表面賦予的力分散,因此有時突起部無法穿刺于皮膚。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容易地穿刺于皮膚的微針。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用于解決上述課題的微針的一個方式為,具備:突起部,用于在皮膚上穿孔,且具有沿著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貫通上述突起部的貫通孔;以及筒部,作為端面而具有支撐面,該支撐面是對上述突起部進行支撐的平坦面且構成為被壓貼于皮膚,該筒部向上述突起部的上述貫通孔供給流體。沿著上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而上述突起部具有的長度為長度H,上述支撐面的面積為面積S,上述面積S相對于上述長度H之比(S/H)為2.1以上10.5以下。
根據上述微針的一個方式,支撐面的面積相對于突起部的長度之比為2.1以上,因此在突起部被朝向皮膚壓貼時,支撐面使包含被突起部穿刺的部位的皮膚的一部分拉伸。由此,在突起部穿刺時,通過支撐面來抑制皮膚的變形,結果,突起部容易向皮膚穿刺。另一方面,支撐面的面積相對于突起部的長度之比為10.5以下,因此在皮膚上,被支撐面按壓的部分的凹陷量容易變得小于突起部的長度。由此,突起部容易向皮膚穿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未經凸版印刷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4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型谷物清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隔聲減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