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變鍋蓋把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30446.2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0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榮 |
| 主分類號: | A47J45/06 | 分類號: | A47J45/06;A47J45/08;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545906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鍋蓋 把手 | ||
本發明涉及鍋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變鍋蓋把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鍋蓋不可以判斷鍋內溫度,容易燙傷人手的問題。一種溫變鍋蓋把手,包括主體,主體上開設有主體連接孔,且主體連接孔為通孔,主體連接孔內嵌設有連接柱,連接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隔熱墊,主體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配合隔熱墊使用的隔熱墊卡圈,連接柱的底部開設有螺絲連接孔,主體的底部設置有隔熱圈,且隔熱圈的頂部開設有配合主體使用的凹槽,并且隔熱圈的頂部中心處開設有連接孔,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導熱連接螺絲,導熱連接螺絲通過連接孔貫穿隔熱圈底部。本發明可以判斷鍋內的溫度,防止人體在不知道溫度的情況下去觸摸鍋蓋,造成燙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鍋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變鍋蓋把手。
背景技術
鍋蓋一般為圓形,中間有把手。鍋蓋的質地古時大多是木制,一般都是金屬,以鋁質常見,在云南地區也有草做的類似于草帽的鍋蓋。鍋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并起到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的液體飛濺,蒸汽外逸的作用。
現有技術中,鍋蓋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判斷鍋內的溫度,需要將鍋蓋拿開才可以知道,使用起來較為的不方便,判斷不到鍋內溫度,人體拿鍋蓋的時候,容易將手燙傷,因此亟需設計一種溫變鍋蓋把手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變鍋蓋把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鍋蓋不可以判斷鍋內溫度,容易燙傷人手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溫變鍋蓋把手,包括主體,主體上開設有主體連接孔,且主體連接孔為通孔,主體連接孔內嵌設有連接柱,連接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隔熱墊,主體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配合隔熱墊使用的隔熱墊卡圈,連接柱的底部開設有螺絲連接孔,主體的底部設置有隔熱圈,且隔熱圈的頂部開設有配合主體使用的凹槽,并且隔熱圈的頂部中心處開設有連接孔,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導熱連接螺絲,導熱連接螺絲通過連接孔貫穿隔熱圈底部,且導熱連接螺絲的延伸端通過主體連接孔貫穿主體的底部,并且導熱連接螺絲的延伸端與螺絲連接孔之間通過螺紋旋合連接。
優選的,導熱連接螺絲上套設有密封墊和墊圈,密封墊和墊圈位于導熱連接螺絲和隔熱圈之間,且密封墊位于墊圈上方。
優選的,隔熱墊和連接柱之間為一體成型結構。
優選的,隔熱圈和隔熱墊均為溫變材料。
優選的,密封墊的直徑大于連接孔的直徑且小于隔熱圈的直徑。
優選的,墊圈的直徑大于密封墊的直徑且小于隔熱圈的直徑。
本發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將連接柱插入到主體上主體連接孔中,隔熱墊被隔熱墊卡圈擋住不進入到主體連接孔中,然后將導熱連接螺絲通過連接孔貫穿隔熱圈,然后再穿過需要安裝的鍋蓋(未示出),再從主體底部插入到主體連接孔中,通過螺絲連接孔進行固定。
1、本發明通過隔熱墊、連接柱、螺絲連接孔、隔熱圈、導熱連接螺絲、凹槽和連接孔之間的配合,將把手固定在鍋蓋(未示出)上,便于判斷鍋內的溫度,防止在不知道溫度的情況下,人用手去拿鍋蓋(未示出)造成燙傷,對人體造成傷害。
2、通過設置密封墊和墊圈,防止蒸汽從鍋蓋(未示出)上泄漏,影響對鍋內溫度的判斷,同時也防止蒸汽泄漏造成鍋內物體蒸煮效率過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爆炸圖;
圖2為本發明正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榮,未經張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304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