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方法、裝置、交換機、AP及AC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28793.1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83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61/103;H04L61/5014;H04L4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項京;丁蕓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方法 裝置 交換機 ap ac | ||
本申請提供了通信方法、裝置、交換機、AP及AC,應用于通信技術領域,無線AC作為無線終端的認證NAS點,有線交換機做數據轉發的微分段方案,利用VLAN身份標識代表微分段,在有線交換機上將VLAN身份標識轉換為SGT形式,在Overlay網絡與微分段方案基礎上,實現有線無線一體化通信。并且不需要AP支持Overlay協議,即可實現了基于Overlay技術的通信,降低了對AP的要求,通過AC可以實現多種類型AP的入網,適用性強,兼容性高。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通信方法、裝置、交換機、AP及AC。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網絡的快速發展,無線網絡作為有線網絡的延伸,已經成為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手段。如何將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融合,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保證網絡安全策略一致性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Overlay(覆蓋網絡)即在現有物理網絡上疊加虛擬的網絡,一般這里的虛擬網絡多指虛擬2層網絡,該模型可以帶來配置簡化,終端遷移等諸多好處,典型的2層Overlay技術有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擴展局域網),NVGRE(NetworkVirtualization us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使用通用路由協議封裝的網絡虛擬化),STT(Stateless Transport Tunneling,無狀態傳輸隧道)等。微分段方案是在Ovelay網絡基礎上,可以支持的更加精細的用戶業務劃分能力,可以做到用戶角色與網絡解耦,使得網絡具有更多靈活空間,簡化網絡改造難度。
在一個例子中,終端接入AP(Wireless Access Point,無線接入點)時,終端的無線認證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往往在AC(Wireless AccessPoint Controller,無線控制器)側,身份的獲取也是在AC上,數據轉發是在有線Leaf(匯聚交換機)上,從而實現本地轉發,減輕AC負擔。
以VXLAN技術為例,基于上述通信過程,因為身份獲取在AC上,因此現有技術中通過AC為終端分配VXLAN身份,AP與Leaf(匯聚交換機)之間走VXLAN隧道,所以要求AP支持VXLAN隧道封裝,對AP性能要求很高,對于無法支持VXLAN技術的AP網絡,無法應用VXLAN技術,所以無法實現基于VXLAN等Overlay技術的網絡通信。因此如何在AP不支持Overlay協議的基礎上,實現基于Overlay技術的通信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裝置、交換機、AP及AC,以在AP不支持Overlay協議的基礎上,實現基于Overlay技術的通信。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應用于通信系統中的有線交換機,所述通信系統還包括無線控制器AC及至少兩個無線接入點A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標AP發送的攜帶有虛擬局域網VLAN身份標識的第一報文;
在所述第一報文為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請求報文、且所述VLAN身份標識與目標端口的組合未綁定覆蓋網絡Overlay虛擬網絡的情況下,根據策略將所述VLAN身份標識與所述目標端口的組合綁定到指定Overlay虛擬網絡,其中,所述目標端口為所述有線交換機中接收所述第一報文的端口;
在所述指定Overlay虛擬網絡中申請IP地址,并將申請到的IP地址發給所述目標AP,以使所述目標AP將申請到的IP地址轉發給目標無線終端,其中,所述目標無線終端為發送所述第一報文的終端;
在所述第一報文需要轉發的情況下,獲取所述第一報文對應的安全組標簽SGT,得到所述目標無線終端對應的第一SGT;
根據所述第一SGT,對所述第一報文進行相應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87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