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28554.6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5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美茹;張仙美;鄭磊;吳鶴敏;戴晉;張權;李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G22/20;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創非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張燕 |
| 地址: | 462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冬瓜 芝麻 間作 套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選擇合適的地塊、小麥品種、冬瓜品種和芝麻品種;S2、整地施肥,小麥于10月中下旬播種,每2耬小麥預留0.8m的冬瓜種植畦,小麥行距為20cm;麥收前,在小麥預留的0.8米空檔處移栽定植冬瓜幼苗;在小麥蠟熟中期進行小麥的收割,收割時應避免碾壓冬瓜植株;麥收后,在兩行冬瓜植株之間種4行芝麻,芝麻行距40cm,株距13.5cm,密度為60000株/公頃;S3、芝麻成熟后收獲,冬瓜多茬采摘,最后一茬采摘結束,一個種植周期結束。本發明形成了“小麥套種冬瓜,冬瓜間作芝麻”的一年三熟模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芝麻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保健價值、醫療價值和經濟價值,備受青睞,需求量逐年遞增;河南省是全國主要芝麻產區,芝麻種植面積有穩中上升的趨勢,傳統的種植成為制約芝麻生產和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芝麻間作、套種能充分利用空間和地力,發揮多種作物的增產優勢,可使糧—油,油—油,油—菜雙收,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經濟效益,已成為我國芝麻產區普遍采用的種植方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方法,很好的解決糧-油、油-菜爭地矛盾,增加單位面積的效益,在小麥-冬瓜套種的基礎之上,利用小麥收獲后形成的空檔間作芝麻,形成了“小麥套種冬瓜,冬瓜間作芝麻”的一年三熟模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收。該模式合理利用了光、熱及有限的土地和水等農業生產資源,進一步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和效益值。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合適的地塊、小麥品種、冬瓜品種和芝麻品種;
S2、整地施肥,小麥于10月中下旬播種,每2耬(約4.6米24行)小麥預留0.8m的冬瓜種植畦,小麥行距為20cm;
麥收前,在小麥預留的0.8米空檔處移栽定植冬瓜幼苗,每畦定植1行冬瓜苗,株距1.5m左右,種植密度160株/667m2左右;
在小麥蠟熟中期進行小麥的收割,收割時應避免碾壓冬瓜植株;
麥收后,在兩行冬瓜植株之間種4行芝麻,芝麻行距40cm,株距13.5cm,密度為60000株/公頃;
S3、芝麻成熟后收獲,冬瓜多茬采摘,最后一茬采摘結束,一個種植周期結束。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中,選擇土質為黏土、砂壤土,且三年以上沒有種植過芝麻的地塊。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中, 小麥選擇本地區主栽的優質、早熟、抗病、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選用優質、冬瓜品種選擇抗病蟲、適應性廣、生長勢頭穩健,易坐果,不早衰、商品性好,中熟或晚熟的品種;芝麻選用單桿、株型緊湊、優質、高產、抗性強、中早熟的品種。
進一步地,芝麻種植采用鐵茬種植。
進一步地,芝麻成熟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播種時間不同,收割時間不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小麥冬瓜芝麻間作套種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糧-油、油-菜爭地矛盾,增加單位面積的效益。在小麥-冬瓜套種的基礎之上,利用小麥收獲后形成的空檔間作芝麻,形成了“小麥套種冬瓜,冬瓜間作芝麻”的一年三熟模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收。該模式合理利用了光、熱及有限的土地和水等農業生產資源,進一步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和效益值。本發明操作簡單,效益顯著,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小麥冬瓜間作套種的示意圖。
圖2為芝麻冬瓜間作套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漯河市農業科學院,未經漯河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85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