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及其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26785.3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2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首杰;路忠達;朱珍;張燕鋒;薛成青;董自學;孫春艷;王利軍;鞠鎏佳;樹森;尹繼祥;王殿超;熊韜;張振偉;湯雁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美瑞德建筑裝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3/077 | 分類號: | E04F13/077 |
| 代理公司: | 蘇州瑞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羅磊 |
| 地址: | 2150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材 背筋粘接板面 模塊化 連接 設計 結構 及其 安裝 方法 | ||
1.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石材板(1),所述石材板(1)包括石材飾面層(11)和蜂窩鋁板層(12),所述石材飾面層(11)和所述蜂窩鋁板層(12)均為矩形板體,所述石材飾面層(11)與所述蜂窩鋁板層(12)之間設置有三個背筋(2),三個所述背筋(2)沿所述石材飾面層(11)的長度方向平行等距布置,所述背筋(2)包括連接板(21),所述連接板(21)為矩形板體,所述連接板(21)沿所述石材飾面層(11)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連接板(21)底部設置有兩第一插接板(22),兩所述第一插接板(22)插接在所述石材飾面層(11)內,所述連接板(21)頂部設置有兩第二插接板(23),所述第二插接板(23)為板體結構,兩所述第二插接板插接在所述蜂窩鋁板層(12),所述蜂窩鋁板層(12)上設置有若干安裝孔(121),所述安裝孔(121)內設置有螺桿(3),所述螺桿(3)穿過所述蜂窩鋁板層(12)并延伸至石材飾面層(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板(22)傾斜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飾面層(11)上設置若干第一安裝槽(111),所述第一插接板(22)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裝槽(111)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槽(111)的槽壁呈鋸齒形,所述第一插接板(22)為齒形板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21)上設置有通孔(211),所述螺桿(3)穿設在所述通孔(211)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1)上設置有匹配所述螺桿(3)的螺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鋁板層(12)上設置有下沉槽(122),所述下沉槽(122)位于所述安裝孔(121)的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兩所述第二插接板(23)垂直于所述連接板(21),所述連接板(21)與連所述第二插接板(23)組成“U”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飾面層(11)和所述蜂窩鋁板層(12)設置有膠水層。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種石材背筋粘接板面模塊化連接設計結構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安裝步驟:
1)在所述石材飾面層(11)上開設第一安裝槽(111);
2)將所述背筋(2)從側面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111);
3)在石材飾面層的貼合面鋪設膠水;
4)將所述蜂窩鋁板層(12)安裝在所述石材飾面層(11)上,并將第二插接板(23)插入所述蜂窩鋁板層(12)預留是第二安裝槽內;
5)將螺桿(3)從下沉槽穿入蜂窩鋁板層(12),并從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石材飾面層(11)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美瑞德建筑裝飾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美瑞德建筑裝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678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墻面石材可拆卸式設計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兩體式除雪機刷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