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26491.0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5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全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全輝 |
| 主分類號: | B01D21/00 | 分類號: | B01D21/00;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污水處理 沉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屬于水環保沉淀池技術領域。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體、排污口、翼片、閥門、阻隔結構、限位支撐結構和驅動結構,排污口設于沉淀池體的右端并與沉淀池體內部相連通,排污口用于將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閥門設于排污口上,通過擰松閥門控制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或擰緊閥門阻止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翼片的數量為多個,翼片固設于沉淀池體的前后兩內壁之間,翼片用于提高水中懸浮物的沉淀效率,可以通過阻隔結構的設置使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在阻隔結構上,排污時控制阻隔結構打開,使得沉淀物能夠被沉淀空間內的水流有效沖下排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環保沉淀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
背景技術
沉淀池是應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一種構筑物,凈化水質的設備,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來除去水中的懸浮物。
將污水做環保處理,符合綠色環保理念,現有的沉淀池為提高沉淀效率和縮短水中懸浮物的沉降距離,通過在沉淀池內安裝多個翼片,對沉淀池內的沉淀物進行處理時,通常是通過將沉淀池內的水排出的過程中將沉淀物帶出,該方式僅能帶走部分的沉淀,位于排污口位置處的水流速度較大,遠離排污口位置處的水流速度較小,而沉淀池內的水被分為多股,遠離排污口處的水流量較小,無法對遠離排污口處的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進行有效沖洗,若要完全帶走沉淀物,需進行反復多次的排水操作,操作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它可以通過阻隔結構的設置使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在阻隔結構上,排污時控制阻隔結構打開,使得沉淀物能夠被沉淀空間內的水流有效沖下排出。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水環保污水處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體、排污口、翼片、閥門、阻隔結構、限位支撐結構和驅動結構;
所述排污口設于沉淀池體的右端并與沉淀池體內部相連通,所述排污口用于將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
所述閥門設于排污口上,通過擰松所述閥門控制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或擰緊閥門阻止沉淀池體內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
所述翼片的數量為多個,所述翼片固設于沉淀池體的前后兩內壁之間,所述翼片用于提高水中懸浮物的沉淀效率;
所述阻隔結構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阻隔結構分別設于每相鄰的兩個翼片之間以及翼片與沉淀池體內側壁之間;
所述阻隔結構可繞翼片或沉淀池體內壁翻轉打開以使沉淀池體內位于阻隔結構上方的水流下;或翻轉閉合使每相鄰的兩個翼片以及翼片與沉淀池體內側壁之間形成獨立的沉淀空間,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在阻隔結構上;
所述限位支撐結構設于沉淀池體內,且限位支撐結構可繞沉淀池體內壁做旋轉運動以實現對翻轉閉合后的阻隔結構進行限位支撐,以使阻隔結構不易翻轉打;或使翻轉閉合的阻隔結構脫離限位支撐結構的支撐而打開;
所述驅動結構設于限位支撐結構與閥門之間并用于驅動限位支撐結構在沉淀池體內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閥門為電動或手動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阻隔結構包括兩個對稱的阻隔板;位于每相鄰的兩個翼片之間的兩個阻隔板分別轉動連接于兩個翼片相互靠近的底端,所述阻隔結構翻轉閉合狀態下兩個阻隔板均處于水平狀態,且兩個阻隔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接觸;位于所述翼片與沉淀池體內側壁之間的兩個阻隔板分別轉動連接于翼片靠近沉淀池體內側壁的底端和沉淀池體的內側壁上;所述阻隔板脫離限位支撐結構的限位支撐狀態下,連接于所述翼片底端的兩個阻隔板在重力作用下翻轉一定角度后相互抵觸達到最大翻轉限度。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池體左右內側壁上均固設有延伸部,所述阻隔板通過延伸部與沉淀池體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延伸部相對沉淀池體內側壁傾斜向下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全輝,未經徐全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64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