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22225.0 | 申請日: | 2020-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2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登峰;李尚迪;閻燕;吳增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登峰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4;E02F7/06;E02F7/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萬知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伍時禮 |
| 地址: | 714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工程 清淤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屬于水利設備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機架,機架的前方設有吸淤裝置,吸淤裝置包括吸水管和吸泥管,吸水管位于吸泥管的前方和上方,機架的前方設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位于吸水管的下方、吸泥管的前方,吸水管和吸泥管的管道相連通形成吸淤管;機架上設有兩個泥水儲存箱,每個泥水儲存箱均設有水箱和泥箱,每個排淤管對應和一個泥箱相連通,水箱和泥箱之間設有水可以通過的豎直隔板,水箱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溢流孔。經過本發明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水管可以首先把水吸走,然后利用吸泥管吸泥水,提高吸淤效率。吸到的泥水可以通過泥水儲存箱進行沉降分離,使得水可以快速排出,快速恢復河道水量,避免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水域范圍寬廣,有大量河道,河道內常常會沉積大量的淤泥,既影響水質,又影響水體流動。因此,需要人工進行淤泥清理,而在淤泥清理的過程中,現有的設備都是直接利用攪拌裝置把泥水攪渾,然后抽吸,直接把抽吸的污泥排出河外,這一方面造成很大的清淤負荷,降低清淤效率;一方面會造成水體浪費,河道水量恢復較慢。
因此,有必要改善以上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改善河道環境。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公開的技術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下方設有行動履帶,所述機架的前方設有吸淤裝置,所述吸淤裝置包括吸水管和吸泥管,所述吸水管位于所述吸泥管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吸水管和吸泥管均和吸污泵連接,所述機架的前方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位于所述吸水管的下方、吸泥管的前方,所述吸水管和吸泥管的管道相連通形成吸淤管,所述吸淤管的一端設有三通,所述三通連接有兩個排淤管;
所述機架上設有兩個泥水儲存箱,每個所述泥水儲存箱均設有水箱和泥箱,每個所述排淤管對應和一個泥箱相連通,所述水箱和泥箱之間設有水可以通過的豎直隔板,所述水箱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和排水管相連通。
較佳地,所述豎直隔板上設有網格板,所述網格板的網孔大小自上至下逐漸減小。
較佳地,所述水箱的側壁上設有溢流控制裝置,所述溢流控制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水箱側壁上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動設有滑動條,所述滑動條上設有至少一個過水孔,所述滑動條頂端設有浮球。
較佳地,所述滑道的上端設有對所述滑動條進行限位的限位塊。
較佳地,所述滑動條的下端設有配重塊。
較佳地,所述滑動條的下端設有配重塊。
較佳地,所述吸水管的端面上設有過濾網。
較佳地,所述溢流孔的端面上設有過濾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過本發明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水管可以首先把水吸走,然后利用吸泥管吸泥水,可以提高吸淤效率。吸到的泥水可以通過泥水儲存箱進行沉降分離,使得水可以快速排出,快速恢復河道水量,避免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溢流控制裝置的滑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溢流控制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登峰,未經李登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222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