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318284.0 | 申請日: | 2020-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2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程明;師明杰;張士宏;弗拉基米爾彼得連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1B1/00 | 分類號: | B21B1/00;B21B27/02;B21B38/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yōu)普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材料 楔橫軋 成形 性能 評價 方法 | ||
1.一種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楔橫軋變形原理和過程,在板式楔橫軋機上采用邊緣帶有傾斜角度的圓餅狀試樣和帶有斜坡的凹槽狀模具進行成形性能評價實驗,并建立基于試樣心部開裂時的軋制距離或試樣未開裂時的心部減薄率為評價指標的成形性能評價體系。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所制定的模具和試樣的尺寸參數(shù)范圍內(nèi),選用一組尺寸參數(shù)進行模具和試樣加工;
B.將所加工的模具安裝到板式楔橫軋機上,調節(jié)上模具、下模具距離并設置軋制速度參數(shù),并在下模具側面放置與下模具等長的刻度尺;
C.將不同初始狀態(tài)的試樣分別置于下模具起始位置,啟動板式楔橫軋機完成整個評價實驗過程;
D.采用高速相機記錄實驗過程,若試樣在變形過程中開裂則測量其開裂時的軋制距離,若試樣在測試后未開裂則測量其心部減薄率;
E.建立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與開裂時軋制距離或未開裂時試樣心部減薄率的關系。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評價實驗模型,其變形原理與楔橫軋變形原理相似。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為凹槽狀結構,其上沿長度方向開設凹槽,凹槽的兩側向外傾斜,凹槽的一端底部為帶有向下傾斜斜坡的變形區(qū)域;試樣為圓餅狀結構,其相對的兩個表面中心區(qū)域向邊緣傾斜過渡,試樣的邊緣區(qū)域與模具的凹槽相對應。
5.按照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評價實驗裝置包括:上模具、試樣、下模具、固定件、試樣夾持器,具體結構如下:上模具、下模具為沿水平方向上下錯開設置,試樣沿豎向安裝于試樣夾持器上,下模具的一端設置固定件,試樣夾持器安裝于固定件上,試樣的下部邊緣與下模具的上表面凹槽一端相對應匹配,試樣的上部邊緣與上模具的下表面凹槽一端相對應匹配。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評價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時,先進行試樣在不同初始狀態(tài)下的評價實驗,然后測量試樣開裂時的軋制距離或未開裂時的心部減薄率;在模具和試樣尺寸參數(shù)一致的情況下,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準則如下:如測試后試樣開裂,則開裂時軋制距離長的成形性能優(yōu)于開裂時軋制距離短的;如測試后試樣未開裂,則試樣心部減薄率小的成形性能優(yōu)于試樣心部減薄率大的。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材料楔橫軋成形性能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適用于常溫~1200℃下的軋制,以及板式或輥式楔橫軋方式的成形性能評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1828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便于提取信息的人力資源信息儲存裝置
- 下一篇:升降攪拌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