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17680.1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71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韓汶玲;田桂鋒;朱仲文;張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源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40;B01D53/00;F23G7/06;F23G5/46;C07C17/395;C07C17/38;C07C19/03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趙真真 |
| 地址: | 753200 寧夏回***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丙酰三酮 氯代胺 生產過程 廢氣 廢液 高效 環保 處理 工藝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化工廢氣廢液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及裝置。本發明所述的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分別經由堿液吸收,然后依次通過一級冷凝和二級冷凝,回收的溶劑備用;經過冷凝后的廢氣匯合經過多級吸收、檢測后,進入RTO系統進行焚燒;RTO系統與廢甲醇儲罐相連。本發明所述的處理工藝,設計科學合理,操作便捷,實現了溶劑的回收利用及廢甲醇的再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節能環保,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廢氣廢液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及裝置。
背景技術
前期丙酰三酮車間主要將廢氣通過活性炭吸收后排入大氣中,由于廢氣中含有雜質較多,造成炭層堵塞,吸附效果差,且吸收廢氣后的活性炭的又形成新的危險固體-廢棄物廢棄活性炭。
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中還含有可回收溶劑二氯甲烷,另外在廠內每天還有較大量的廢甲醇無法處理。
因此,不管是從環保的角度,還是從成本的角度,對廢氣廢水的處理急需解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其設計科學合理,操作便捷,實現了溶劑的回收利用及廢甲醇的再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節能環保,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處理裝置。
本發明所述的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廢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工藝,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分別經由堿液吸收,然后依次通過一級冷凝和二級冷凝,回收的溶劑備用;經過冷凝后的廢氣匯合經過多級吸收、檢測后,進入RTO系統進行焚燒;RTO系統與廢甲醇儲罐相連。
優選的,廢氣經過多級吸收檢測后,由防爆引風機引入RTO系統。
所述RTO系統為RTO三床循環焚燒爐。
優選的,RTO系統末端的管線上設有在線監測系統。
優選的,經過冷凝后的廢氣匯合經過4-6級吸收。
所述的丙酰三酮和氯代胺生產過程尾氣及廢液高效環保處理裝置,丙酰三酮生產廢氣管線與堿液吸收塔A、一級冷凝器A、二級冷凝器A相連;氯代胺生產廢氣管線與堿液吸收塔B、一級冷凝器B、二級冷凝器B相連,二級冷凝器A和二級冷凝器B均與多級吸收塔相連,多級吸收塔與氣體檢測器、防爆引風機、RTO系統依次相連;RTO系統進氣總管線上設有自動聯鎖放空閥和自動聯鎖切斷閥;RTO系統與廢甲醇儲罐相連;二級冷凝器A和二級冷凝器B分別與溶劑回收罐相連。
優選的,RTO系統與在線監測系統相連。
優選的,RTO系統還與軟化水儲罐相連。
優選的,堿液吸收塔A和堿液吸收塔B分別與堿液加料器相連。
本發明通過負壓管道將車間各工段產生的廢氣收集,通過堿洗后,通過兩級冷凝將廢氣中溶劑冷凝回收再利用,經過一級冷凝后,降溫到10℃左右,經過二級冷凝后,降溫到-5℃左右,經過兩次冷凝,可以完全將尾氣中的溶劑冷凝,然后回收利用;經過多級吸收,可以將尾氣中的酸性氣體進行中和,可以吸收尾氣中的臭味,然后經過吸收調整后,保證進入焚燒爐中的氣體為堿性;經過氣體檢測器檢測后,檢測進入焚燒爐的氣體濃度,防止氣體濃度太高發生閃爆,濃度超標時自動聯鎖切斷閥關閉,自動聯鎖放空閥打開,將超濃度氣體進行下一步處理;濃度小于設定時,將自動聯鎖放空閥關閉,自動聯鎖切斷閥打開,進入焚燒爐,經過焚燒后的氣體,經在線檢測合格后進行排放。利用廠內的廢甲醇作為燃料,送進蓄熱式氧化器燃燒,產出的850℃左右的高溫煙氣,將兩股廢氣的VOCs氧化成CO2和水,合格達標排放;多余熱量用來加熱軟化水,作為工藝用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源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夏源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176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