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315511.4 | 申請日: | 2020-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75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峰;趙丁墨;李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G9/10 | 分類號: | E04G9/10;E04G21/02;C04B4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700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積 混凝土 冷卻 水管 降溫 模板 | ||
一種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通過橫向設置橫向外模板和橫向內模板,縱向設置縱向外模板、縱向內模板,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豎向通過模板隔層分隔成兩層,將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兩端,通過轉動手柄帶動散熱管固定外螺旋轉動,將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與散熱管固定外螺旋旋轉連接。打開控制閥將冷卻水注入進水管,用手旋轉轉動手柄,通過轉動手柄旋轉帶動轉動桿轉動,同時帶動連接件轉動,當連接件中的泄水口水平時停止轉動,冷卻水進入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將混凝土散發(fā)的熱量帶走,冷卻水通過出水管排出,本模板實用操作方便、散熱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橋梁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降溫裝置。
背景技術
大體積混凝土中的溫度應力是引發(fā)混凝土自身開裂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特別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期,混凝土水化形成大量熱量,如果不能有效的均勻的散熱,將形成較大溫度應力,致使混凝土開裂而造成質量事故。因此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特別對于承受荷載的大體積混凝土,如薄壁的高拱壩,混凝土溫度控制是首要任務。當前業(yè)界普遍采用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預埋設散熱冷卻水管,導散由混凝土水化產(chǎn)生的熱量。由于預埋設散熱冷卻水管,施工過程較為復雜,為了簡化預埋設散熱冷卻水管,提高施工效率,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施工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能夠提高預埋設散熱冷卻水管施工效率,減少大體積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包括模板系統(tǒng)、水管系統(tǒng)和控制閥系統(tǒng),模板系統(tǒng)包括橫向外模板、橫向內模板、縱向外模板、縱向內模板、模板隔層、模板內隔板;水管系統(tǒng)包括縱向散熱管、橫向散熱管、進水管、出水管、豎向排水管;控制閥系統(tǒng)包括控制閥、轉動手柄、轉動桿、散熱管固定外螺旋、連接件、泄水口。所述橫向外模板位于橫向內模板外側,橫向外模板和橫向內模板通過模板內隔板連接,縱向外模板位于縱向內模板外側,縱向外模板和縱向內模板通過模板內隔板連接,橫向內模板和縱向內模板中間位置為模板隔層,橫向內模板與橫向內模板之間安裝縱向散熱管,縱向內模板與縱向內模板之間安裝橫向散熱管,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通過控制閥與橫向外模板和橫向內模板、縱向外模板和縱向內模板連接,橫向外模板上側端部安裝進水管,進水管側縱向內模板豎向安裝豎向排水管,與進水管對角線位置縱向內模板底端安裝出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閥中散熱管固定外螺旋內側與縱向散熱管、橫向散熱管螺旋連接,散熱管固定外螺旋外側與連接件連接,連接件另一側與轉動桿連接,轉動桿另一端與轉動手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圓柱體表面均勻分布兩行四個泄水孔,泄水孔直徑為10mm。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管固定外螺旋寬度加上連接件寬度與橫向內模板或縱向內模板寬度一致,轉動桿長度為橫向外模板或縱向外模板寬度的1.5倍,轉動手柄直徑為100mm。
進一步的,所述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的直徑為50mm鋼管,鋼管兩端分別設置外螺絲扣,散熱管固定外螺旋為中空的圓柱體構件,中空的圓柱體內表面為內螺絲扣,內螺絲扣與鋼管外螺絲扣配合工作。
本發(fā)明專利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大體積混凝土冷卻水管降溫模板通過設置縱向散熱管和橫向散熱管將混凝土中的熱量散失,同時通過設置控制閥可以智能控制冷卻水注入的流量控制,本模板實用操作方便、散熱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結構側視圖。
圖3是A截面俯視圖。
圖4是B截面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科技學院,未經(jīng)遼寧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155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