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致調光器件及多層調光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12234.1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4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明;徐春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雅譜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55 | 分類號: | G02F1/155;G02F1/153;G02F1/15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興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興坤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光 器件 多層 | ||
1.一種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至少一基板(1);
設于至少一基板(1)的至少一側面上的電極層,所述電極層包括在通電后產生電場或電流的至少一對電極(2);
覆蓋在電極(2)上和/或分散于電極(2)周圍并適于在電場或電流作用下產生光學響應以調光的電活性材料(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活性材料(3)包括適于固定于電極(2)表面或分散于電極(2)表面周圍的電致調光材料、必要的電解質和助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致調光材料為電場驅動型液晶、電流驅動型電致調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為包括至少一層薄板或薄膜的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由高分子材料、玻璃材料、陶瓷材料、硅材料、碳素材料和金屬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2)為固定在基板(1)側面上的導電薄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2)由金屬、金屬合金、導電高分子材料、半導體材料、碳素材料、導電無機化合物、導電納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2)包括電極配合部(21);
一對電極分別為相互分隔開的正電極和負電極;其中,
所述正電極和所述負電極的電極配合部(21)沿一方向相互交替排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相鄰的兩電極配合部(21)近邊緣間的加權距離h小于1厘米,但大于100納米。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配合部(21)在延伸方向上的加權寬度W小于20厘米,但大于10微米。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配合部(21)為線條狀結構;
或者是所述電極配合部(21)為由線條(21b)和平面構成的交替連接結構;
或者是部分電極配合部(21)為線條狀結構,部分電極配合部(21)為由線條(21b)和平面構成的交替連接結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為多邊形部(21a),并且在相鄰排的兩電極(2)中,其中一電極(2)的多邊形部(21a)或線條(21b)和另外一電極(2)的線條(21b)或多邊形部(21a)正對配合設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在相鄰排的兩電極(2)中,其中一電極(2)的電極配合部(21)中的平面為多邊形部(21a),另外一電極(2)的電極配合部(21)為折線部(21c)和直線部(21d)依次交替連接的線條狀結構,并且折線部(21c)與多邊形部(21a)的邊緣相匹配設置,折線部(21c)與所述多邊形部(21a)正對設置,線條(21b)和直線部(21d)正對設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致調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2)還包括與電極配合部(21)電性連接的導電連接部(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雅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雅譜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1223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