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11312.6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95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成洪;林玉程;李力;閻懷國;郭海軍;史英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合環境技術(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4 | 分類號: | C02F11/04;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馬云云 |
| 地址: | 300204 天津市濱海新區自貿試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污泥 水解 發酵 生成 碳源 促進 去除 方法 | ||
1.一種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污泥排入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中進行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時間HRT為0.1-6小時;泥齡為10-72小時;
(2)之后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排出的上清液或泥水混合液進入主流生化系統(2)提供有效的碳源促進生物脫氮;
(3)主流生化系統(2)排出的泥水混合液排入二沉池(3)進行泥水分離,之后一部分污泥進行回流,另一部分作為剩余污泥送往污泥脫水處理;在回流的污泥中,一部分回流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 一部分回流進入主流生化系統(2)的最前端,一部分回流進入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的進水端,進入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進水端的污泥和進水混合并吸附進水的有機物,接著進入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進行厭氧發酵或者水解酸化生成可利用COD作為碳源;
(4)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的回流污泥先水解酸化生成可生化的COD,接著回到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進行進一步水解酸化并釋放出可利用COD作為碳源;
所述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的泥齡SRT控制在0.5-6天,運行溫度為10-60℃;
所述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內設有潛水推流器,推流器的功率為4-20kw/1000 m3有效池容;推流器是間歇式運行,總運行時間是0.1-6小時/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3)回流回來的污泥總的回流污泥量為70%-150%Q,其中,Q是進水流量;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的回流污泥量為1%-100%Q,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的污泥濃度為0.8%-5%含固率的回流污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的回流污泥在側流先濃縮后再進入或者直接進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采用完全混合反應器CSTR模式或者序批次反應池SBR模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內設有推流器,以保證完全混合,推流器的總功率為4-20kw/1000 m3有效池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二沉池(3)回流的污泥有1-50%Q到主流前置水解酸化池(1)的進水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生化系統(2)采用缺氧池耦合好氧池A/O工藝、厭氧-缺氧-好氧A/A/O工藝、厭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A/A/O/A/O工藝、配備缺氧段和好氧段的氧化溝工藝、多級A/O工藝中的任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生化系統(2)包括若干個反應池,從二沉池(3)回流進入主流生化系統(2)的污泥進A/O、A/A/O或者A/A/O/A/O生化系統的第一個池子,或者進氧化溝工藝段的缺氧段,或者進入多級A/O工藝段的進水端,隨著進水的多點布水到每一級A/O的A池。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生成碳源促進總氮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3)的剩余污泥導入剩余污泥濃縮池(5)中進行濃縮,并將濃縮好的污泥分流1-50%Q進入側流污泥水解酸化池(4)進行污泥水解酸化生成可利用COD作為碳源,剩下的濃縮污泥送往污泥脫水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合環境技術(天津)有限公司,未經聯合環境技術(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1131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竹筍食品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采用插接方式的FTU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