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游戲設備及其操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09667.1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2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方晶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韓國桌上游戲 |
| 主分類號: | A63F13/75 | 分類號: | A63F13/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游戲 設備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游戲設備及其操作方法。為此,本發明的游戲設備包括:本體部,其設置有向各游戲者輸出各種信息的通知部,在兩側形成有臨時放置所選擇的單位構成物的構成物放置部;傳感器部,其對設置于構成物放置部的單位構成物的構成物信息進行識別;單位構成物,其包括通過傳感器部識別的構成物信息;控制部,其獲得從傳感器部傳遞的由各游戲者選擇的單位構成物的構成物信息,根據已存儲的游戲規則判斷游戲者的勝負并輸出至通知部。由此,具有以下優點:游戲設備本身能夠自己進行游戲,能夠進行客觀、順暢的游戲,實時顯示游戲的進行狀況,作出最終勝負的準確判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游戲設備及其操作方法,更詳細地,涉及一種游戲設備及其操作方法,如果各游戲者在本體部的構成物放置部放置單位構成物,則傳感器部識別構成物信息,控制部以識別的單位構成物的構成物信息為基礎,根據已存儲的游戲規則判斷游戲者的勝負并輸出至通知部。
背景技術
一般,游戲指的是為了快樂而使用的娛樂用工具或方法,但是最近隨著使用計算機或電子設備的電子娛樂大眾化,與之區分開將利用各種卡片或塊體其他構成物構成的模擬游戲稱作桌面游戲乃至桌上游戲。
最近,隨著桌面游戲房或野營文化的活躍,對模擬游戲的關心得以增加,各年齡段的人可以一起融洽的游戲文化備受關注,不僅如此,而且近來海外也互相共享各國的傳統游戲,表現出很多關心。
但是,以前的模擬游戲大部分使用卡片或色子以及各種塊體來進行游戲,但局限在于,第一次接觸游戲或不熟練的使用者很難了解游戲規則,需要另外的熟知步驟,或者至少需要熟悉游戲規則的使用者的幫助。
不僅如此,由于完全不了解游戲規則,檢驗規則需要額外的時間和過程,因此具有游戲無法順利進行或勝負結果完全不同的問題。
而且,模擬游戲大部分情況是隱藏彼此的信息進行,但是為了根據規則調節游戲的進行和進行客觀的游戲,有時需要另外的人員作為主持人。但是,能夠參加游戲的人員受限的情況無法指定單獨的主持人,因而具有游戲本身難以進行的限制。
另外,與此相關的以往的先行技術文獻有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7-0105956號的“塊型智能游戲板”(2017.9.20.公開,以下稱作“先行技術文獻”)。所述先行技術文獻提出了在游戲底板設置重量感知傳感器,以感知使用者的手移動的位置感知傳感器為基礎,通過塊體的狀態掌握“是塊體去除/增加狀態”。
但是,所述先行技術文獻作為單人游戲,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而提出的,但是局限在于,不僅不能多個使用者參與,而且游戲面板本身不能積極地調節游戲的進行或不能判斷游戲的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所述技術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游戲設備及其操作方法,游戲設備本身能夠自己進行游戲且能夠進行客觀、順暢的游戲,可以省略熟記游戲規則的繁瑣,各游戲者無法確認彼此的信息,因此可以增加游戲的樂趣,可用少數的人員享受游戲,實現勝負的準確判斷。
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根據本發明的游戲設備G的特征在于,包括:本體部10,其設置有向各游戲者輸出各種信息的通知部50,在兩側形成有臨時放置所選擇的單位構成物30的構成物放置部11,在上部設置有多個構成物排列部12,以便各游戲者的單位構成物30按照回合排列;傳感器部20,其對設置于構成物放置部11的單位構成物30的構成物信息進行識別;單位構成物30,其包括通過傳感器部20識別的構成物信息;以及控制部40,其獲得從傳感器部20傳遞的由各游戲者選擇的單位構成物30的構成物信息,根據已存儲的游戲規則判斷游戲者的勝負并輸出至通知部50;構成物排列部12在各游戲者所在的兩側連續設置與回合對應的個數,沿兩側在相鄰的一對構成物排列部12之間設置有多個勝負顯示部51a,以便顯示各回合勝負。
另外,控制部40可以通過綜合各回合游戲者的勝負來判斷最終勝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韓國桌上游戲,未經(株)韓國桌上游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96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