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09625.8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35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薛敏太;雍曉蕾;葉傳剛;吳小一;文亞萍;王文浩;黃韜;李揚;周一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污泥 濃度 強化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強化脫氮方法包括:
將厭氧區、缺氧區、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好氧Ⅱ區和膜池區依次連通,且以厭氧區和缺氧區分別作為進水點,膜池區作為出水點和剩余污泥的排放點;
通過DO自控法分別控制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溶解氧濃度;
通過實時檢測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污泥濃度以控制膜池區中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所述膜池區通過一級回流將污泥回流至好氧Ⅰ區,微缺氧區通過二級回流將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區以及缺氧區通過三級回流將缺氧液回流至厭氧區;
通過實時檢測厭氧區、缺氧區和微缺氧區的orp值以調整碳源投加量、所述二級回流和三級回流的回流比;
所述DO自控法的方法包括:
S201:設定待控制區的溶解氧目標值,并獲取待控制區的溶解氧實際值;
S202:根據溶解氧目標值和溶解氧實際值進行PID控制運算;
S203:通過PID控制運算對風機進行風機導葉控制或風機頻率控制;
S204:根據糾偏補償對風機的運行控制進行修訂和糾偏,以獲取該待控制區所對應風機的供風量;
其中,待控制區為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
所述DO自控法的方法還包括:
S205:各個待控制區對應有控制其曝氣量的閥門;
S206:分別獲取各個待控制區的溶解氧目標值和溶解氧實際值,并經PI控制運算;
S207:根據PI控制運算的結果對各個閥門的開度調節;
在所述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末端安裝DO在線儀表,通過DO在線儀表分別獲取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溶解氧實際值;
所述好氧Ⅰ區的溶解氧目標值設為1~2mg/l之間,好氧Ⅱ區的溶解氧目標值設為2~3mg/l之間,微缺氧區的溶解氧目標值設為0.3~0.6mg/l之間;
通過在線orp檢測儀分別實時檢測厭氧區、缺氧區和微缺氧區的orp值;
若厭氧區orp值大于目標值時,則減少三級回流的回流比;若厭氧區orp值小于目標值,則增大三級回流的回流比;
若缺氧區和微缺氧區的orp值均大于目標值時,則減少二級回流的回流比或增加進水點的碳源投加量;否則,則增大二級回流的回流比或減少進水點的碳源投加量;
所述厭氧區的氧化還原電位為-400~-200mv之間,缺氧區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0~-100mv之間,且微缺氧區的氧化還原電位為-150~-80mv之間;
在微缺氧區同步發生硝化及反硝化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強化脫氮方法還包括:
通過出水點的總磷目標值和總磷實際值進行PID控制運算,以對PAC投加進行動態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C投加控制的方法為:
S101:設定出水點的總磷目標值并獲取該出水點的總磷實際值;
S102:根據總磷目標值和總磷實際值進行PID控制運算;
S103:根據PID控制運算得到PAC投加濃度,并計算需投加的PAC投加藥量,計算公式為:
;
S104:根據計算的PAC投加藥量進行PI控制運算;
S105:根據PI控制運算對PAC投加所對應的投加泵進行動態控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線mlss檢測儀分別實時檢測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污泥濃度;
當污泥濃度在高于目標值時,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當污泥濃度低于目標值時,減小剩余污泥的排放;
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調整控制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和好氧Ⅱ區的污泥濃度,所述好氧Ⅰ區和微缺氧區的污泥濃度均控制為10000~12000mg/l之間,且好氧Ⅱ區的污泥濃度控制為12000~15000mg/l之間。
5.用于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一種適用于高污泥濃度的強化脫氮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強化脫氮系統包括:
厭氧區和缺氧區,所述厭氧區和缺氧區分別設有進水點;
進水點的進水通過呈依次連通的厭氧區、缺氧區、好氧Ⅰ區、微缺氧區、好氧Ⅱ區和膜池區處理后脫氮出水;
其中,所述膜池區通過一級回流將污泥回流至好氧Ⅰ區;所述微缺氧區通過二級回流將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區;所述缺氧區通過三級回流將缺氧液回流至厭氧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0962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